考古40年“六朝古都”邺城初具芳容
临漳“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
9月22日至23日,来自国内外近百名考古专家学者云集邯郸市临漳县,分别为“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国至隋唐考古研究基地”“古代城市考古研究基地”揭牌,并通过实地调查展开深入研讨。据悉,经过40年的不间断考古,“沉睡”地下千年的邺城遗址渐渐露出神秘面纱,其间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和重要学术标本,更是向世人展示了昔日“六朝古都”的繁花似锦和独特文化魅力。
开创“中轴对称”古都典范
临漳古称邺,春秋齐桓公时期始筑,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曾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享有“三国故地 六朝古都”之美誉。
据了解,邺城遗址考古工作的全面开展始于198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负责。考古队员结合邺城地区的地质特点和古代遗址保存不佳等现状,确定了“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在较短时间内逐步确认了城墙、城门、马面、道路、水系、宫殿基址等主要遗迹,建立起对邺城遗址平面布局的基本认识。
基于考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邺城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伴随考古新发现的不断增多,有关专家综合都城、建筑、墓葬、造像诸方面遗迹和遗物,确认邺城遗址没有叠压在城市之下,主要由南北毗连的邺北城和邺南城组成,至东魏北齐时期形成了阔达约100平方公里的外郭城区。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三国时期的曹魏邺北城,以及北魏洛阳到东魏、北齐的邺南城,逐步形成了“单一宫城居北、中轴对称分布”的都城格局。城区内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开创了“先规划 后建设”的城市建设理念与“中轴对称 分区布局”的中国古代都城典范,其对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等都城的兴建都有很大借鉴和参考价值。
千余佛教造像再现邺城文化神韵
数十年来,考古专家发现邺城不仅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肇始地、建安文学发祥地,也是佛学弘传中兴地。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窟寺考古研究室副主任、邺城考古队负责人何利群介绍,2000年迄今,考古队围绕探寻东魏北齐邺城外郭城范围和布局这一中心课题,先后发现和发掘了邺北城地下潜伏城门、南水北调北朝墓群、邺南城赵彭城北朝佛寺、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核桃园佛寺、曹村北朝窑址及邺南城宫城区等重要遗迹,对探讨邺城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布局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证。
特别是2012年春节期间,考古队在邺城遗址东城墙东侧约3公里处的北吴庄附近出土东魏北齐时期佛教造像及残片2895件(块),堪称新中国考古史上出土佛教造像数量最多的一次,充分显示了北朝晚期邺城作为中原北方地区文化艺术中心的历史地位。
2012年,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发掘项目被评为“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05年,邺城遗址被列入中国36处大遗址之一和“十一五”期间中国100个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2021年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何利群表示,根据文献及早年隋赵觊墓志的记载,近期正在发掘的核桃园佛寺可以确认为北齐宣帝高洋天保九年修建的大庄严寺,尽管寺院的外围界线尚未确定,但寺院以塔为重心,多院多殿的建筑格局清晰可辨,为探讨北朝晚期寺院的建筑格局与建筑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考古遗址公园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数代考古人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已基本掌握了邺城的基本轮廓和相关年代,以及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区域考古学文化的认知,更见证了邺城辉煌的历史文化。
2022年12月,邺城遗址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临漳县在国家和省市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传承与创新融合”的思路,先后编制了《邺城遗址保护规划》《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规划1400余亩土地用于遗址公园建设。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让邺城考古成果惠及群众生活,临漳县投入巨资实施了核桃园北齐佛寺遗址保护展示、邺城遗址环境整治、邺南城宫城大殿基址、朱明门遗址保护展示等多项文物保护项目,并重点打造铜雀三台遗址展示区、邺南城宫城展示区、朱明门及中轴线展示区、邺南城宗教和礼制建筑展示区等“四大展示区”。
河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向军认为,邺城作为“六朝古都”,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中心,也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承载。邺城遗址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对于转变地区发展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9月22日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正式挂牌,标志着邺城考古研究和遗址保护进入新的阶段,自曹魏时期起影响深远的“中轴对称”都城规划、光辉灿烂的建安文学、东魏北齐时期的文化艺术等,将以不同的方式绽放光彩,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访古探幽。(记者 王铎 通讯员 牛石俊 李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