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特色葫芦产业助增收-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 正文

河北邢台:特色葫芦产业助增收

2023-10-07 09:00:08来源:新华网

分享至手机

10月5日,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村民在整理葫芦。

金秋时节,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的千亩葫芦园进入收获季。形态各异的葫芦经过磨皮、晾晒和加工等程序进入葫芦雕刻工艺室,变身精美的艺术品。近年来,张尔庄村打造以葫芦种植、休闲观赏、艺术雕刻为主的农业文化旅游融合项目,有效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10月5日,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村民在葫芦园内采摘葫芦。

金秋时节,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的千亩葫芦园进入收获季。形态各异的葫芦经过磨皮、晾晒和加工等程序进入葫芦雕刻工艺室,变身精美的艺术品。近年来,张尔庄村打造以葫芦种植、休闲观赏、艺术雕刻为主的农业文化旅游融合项目,有效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10月5日,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村民在展示收获的葫芦。

金秋时节,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的千亩葫芦园进入收获季。形态各异的葫芦经过磨皮、晾晒和加工等程序进入葫芦雕刻工艺室,变身精美的艺术品。近年来,张尔庄村打造以葫芦种植、休闲观赏、艺术雕刻为主的农业文化旅游融合项目,有效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10月5日,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村民在葫芦园内采摘葫芦。

金秋时节,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的千亩葫芦园进入收获季。形态各异的葫芦经过磨皮、晾晒和加工等程序进入葫芦雕刻工艺室,变身精美的艺术品。近年来,张尔庄村打造以葫芦种植、休闲观赏、艺术雕刻为主的农业文化旅游融合项目,有效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10月5日,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村民在整理摆放葫芦。

金秋时节,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的千亩葫芦园进入收获季。形态各异的葫芦经过磨皮、晾晒和加工等程序进入葫芦雕刻工艺室,变身精美的艺术品。近年来,张尔庄村打造以葫芦种植、休闲观赏、艺术雕刻为主的农业文化旅游融合项目,有效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10月5日,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村民在加工葫芦。

金秋时节,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的千亩葫芦园进入收获季。形态各异的葫芦经过磨皮、晾晒和加工等程序进入葫芦雕刻工艺室,变身精美的艺术品。近年来,张尔庄村打造以葫芦种植、休闲观赏、艺术雕刻为主的农业文化旅游融合项目,有效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10月5日,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村民在将刚采收的葫芦装车。

金秋时节,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的千亩葫芦园进入收获季。形态各异的葫芦经过磨皮、晾晒和加工等程序进入葫芦雕刻工艺室,变身精美的艺术品。近年来,张尔庄村打造以葫芦种植、休闲观赏、艺术雕刻为主的农业文化旅游融合项目,有效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10月5日,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的葫芦雕刻艺人在制作葫芦灯。

金秋时节,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的千亩葫芦园进入收获季。形态各异的葫芦经过磨皮、晾晒和加工等程序进入葫芦雕刻工艺室,变身精美的艺术品。近年来,张尔庄村打造以葫芦种植、休闲观赏、艺术雕刻为主的农业文化旅游融合项目,有效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10月5日,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的葫芦雕刻艺人在制作葫芦烙画。

金秋时节,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会宁镇张尔庄村的千亩葫芦园进入收获季。形态各异的葫芦经过磨皮、晾晒和加工等程序进入葫芦雕刻工艺室,变身精美的艺术品。近年来,张尔庄村打造以葫芦种植、休闲观赏、艺术雕刻为主的农业文化旅游融合项目,有效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作者: 牟宇  责任编辑: 高丽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