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里的非遗 | 桲椤叶饼清香在 舌尖氤氲家国情-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 正文

端午里的非遗 | 桲椤叶饼清香在 舌尖氤氲家国情

2024-06-09 18:00:38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

分享至手机

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石门寨镇长城沿线连绵的群山之中,桲椤叶树处处可见,树上的叶子宽厚柔韧,香味浓郁,长势喜人。一大早,秦皇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桲椤叶饼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杨桂云,就和姐妹们一起进山采摘新鲜的桲椤叶了。杨桂云说,桲椤叶是橡树叶的一种,也叫斛叶。端午节采摘叶子正应时,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到山上采摘这种桲椤叶,这个季节叶子的清香味道正浓郁,适合做桲椤叶饼,采早了会有点儿嫩,过了这个季节,叶子就长老了。

回到家,把新鲜的桲椤叶清洗干净,摊开一片放在掌心,用刀片均匀地抹上调好的玉米淀粉糊,放好韭菜、鸡蛋馅儿,对折粘合,一张桲椤叶饼就做好了,随后,开始上锅蒸制。在氤氲的热气中,桲椤叶的清香渗透到面皮和馅料中,四散开来,让人垂涎欲滴。趁热咬上一口,山野的清香萦绕在唇齿之间,经久不散。杨桂云介绍,它不像咱们把面弄成面团,来擀皮儿包饺子,我们把面搅拌成面糊,用刀一刀一刀地抹到叶子上,放上馅儿,叶子、面、馅儿是一体的,蒸出来会有叶子的清香味道。

桲椤叶饼又叫“戚家饺子”“戚家饼”,相传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奉命镇守山海关时,军中有很多南方的义乌兵,非常思念家乡的粽子,有个聪明的火头军就地取材,用长城外生长的清香硕大的桲椤树叶做皮,里面用面粉包了点菜馅,经过蒸制清香扑鼻,并且非常好吃,解决了戍边将士一大生活难题,也缓解了他们的思乡之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冀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崔琳表示,桲椤叶饼是我们秦皇岛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城沿线农村特有的一种小吃,一道传统美食,是南方粽子和北方饺子文化交融的产物,民间有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桲椤叶饼真遗憾。

400多年过去,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义乌兵”后裔在长城脚下,延续血脉,繁衍生息,食用桲椤叶饼的习惯也一直沿袭至今,成了长城沿线百姓端午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也成为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杨桂云的愿望是,有朝一日把桲椤叶饼卖到浙江义乌去,让这种特色小吃,成为我们这一代人与义乌的新纽带,愿秦皇岛的桲椤叶饼给大家带来福气和好运。

[作者: 王杰 崔佳  责任编辑: 高丽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