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解锁”大棚养鱼新模式-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 正文

科技“解锁”大棚养鱼新模式

2024-06-15 16:52:00来源:石家庄日报

分享至手机

  科技“解锁”大棚养鱼新模式

  平山县泓润生态园养殖鲈鱼有新门道儿

  大棚里种菜是常事儿,可在大棚里养鲈鱼,这样的新鲜事儿你见过吗?

  6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的泓润生态园鲈鱼养殖基地。

  在占地约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养殖大棚里,近200个6米、8米、10米、12米不同直径养殖桶整齐地排列着,成群的鲈鱼在水中悠闲畅游。

  鲈鱼肉质坚实、味道鲜美,且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然而,陆地养殖鲈鱼的条件较为苛刻,在泓润生态园董事长李伟国看来,鲈鱼养殖成功与否,关键还是看“科技”二字。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利用新技术发展装备化养殖,才能在市场闯出一番名堂!”

  抱着这个想法,从去年10月开始,李伟国就先后到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地学习科学的养殖技术,并引进先进设备,打造标准化养殖大棚,建设高端鲈鱼养殖基地。

  如今,这座鲈鱼养殖基地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技术为支撑,实现工厂化生产标准。

  “外行看热闹,我给你们具体讲讲大棚里养鲈鱼的门道儿。”

  跟随李伟国的脚步,记者来到其中一个养殖桶边上。仔细观察,养殖桶里面的水流清澈透亮。

  “陆地养殖鲈鱼不能依托河流、水库,所以咱们先要给这些鱼儿安个‘家’。”李伟国向记者介绍,“养殖桶外层材质是铝合金材质,内部则是食品级帆布材料,这样可以有效把控病害风险。”

  “鲈鱼对水质的要求是不是也很高?”记者好奇地询问。

  “这是当然,从养殖角度看,养鱼先养水,好水出好鱼。”李伟国笑着回应。

  说话间,李伟国又带着记者来到一个约2米高的大圆桶前,正是这个名为生化仓的“大家伙”养出了好水,为鲈鱼创造了优越的生长环境。

  “从外面引入水源后,我们会进行一次红外线消杀。经过消杀的水源会在生化仓内进行两次过滤。”李伟国说,过滤期间,技术员还会往生化仓里放入生物填充物以及菌类、藻类生物,它们相互吸附后可模拟出适合鲈鱼生长的水生环境。

  “除了对水质的要求,我们还要时刻关注水温和鲈鱼的活跃度。”顺着李伟国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每个养殖桶旁都安装了温度计和摄像头,“通过这些设备,基地已经实现了对鲈鱼的24小时实时监控。”

  临近傍晚,到了鲈鱼吃“晚饭”的时间。几位技术员将早已调配好的饲料撒到养殖桶。几秒钟后,鱼群“挤”到水面争相抢食,水面泛起阵阵波纹。

  看到这一幕,李伟国脸上露出笑容:“这个大棚里养了近25万条鲈鱼。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这些鱼已经长到了3两左右。这几天,我们正在给它们‘分家’,这样鱼儿会有更宽敞的生存空间。”

  目前,鲈鱼养殖基地里共有4个标准化养殖大棚,鲈鱼总量约160万条。“今年9月份,我们就有160万斤的新鲜鲈鱼上市了。”李伟国说。

  与传统养殖相比,泓润生态园这种新兴的装备化养殖模式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节省养殖空间,并且摆脱地域限制,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实现两年养殖三茬鲈鱼。这些优点也为基地以后的发展增添底气。

  “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鲈鱼的利润率非常可观。未来,基地将继续打造更多的标准化养殖大棚。到2025年年底,计划养殖2000万尾鲈鱼鱼苗。”李伟国信心满满地说,“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拓宽京津销售市场,让鲜活的鲈鱼‘跃’上北京、天津群众的餐桌。”

  不仅如此,李伟国也希望通过鲈鱼养殖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当地发展特色渔业产业,并鼓励引导有意愿的群众学习养殖技术,促进当地群众稳定增收。(记者 李坤晓)

[作者: 李坤晓  责任编辑: 杨丹宇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