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党纪学习教育,着力提升流动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有助于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员流动现象日益普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成为党的建设和教育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对于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及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流动党员作为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管理直接关系到党的整体形象和声誉。通过教育管理,确保流动党员始终坚守党的理想信念,保持对党的忠诚和热爱,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同时也有利于帮助流动党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流动党员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他们与党组织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弱。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能够拉近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激发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流动党员大多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工作,或属于新就业群体,他们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可以使他们成为党的政策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维护者,通过他们的工作和言行,将党的声音传到社会各个角落。同时,动员流动党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流动党员因工作、学习等原因,经常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单位流动,其流动性强、分散性广的特点给教育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一方面,流动党员的流动性使得党组织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难以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另一方面,流动党员的分散性使得党组织难以组织有效的教育活动,难以形成统一的教育管理体系。
另外,部分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流动党员党组织存在弱化、软化、边缘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有效规划和实施。例如,一些流动党员党组织在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时,往往只是简单地传达文件、组织学习,缺乏深入思考和有效实践;一些流动党员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也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了解和有效指导。
流动党员党务工作者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教育管理的效果。
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的挑战。一方面,一些流动党员党组织在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时,无法满足流动党员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一些流动党员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部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效果不佳,难以满足部分流动党员的成长和发展需求。
抓住“关键少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党员领导干部、党建业务骨干等,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定,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赢得流动党员的信任和尊重。
要加强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提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这些“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流动党员共同进步。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措施,切实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难点和痛点,激发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要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文体活动等方式,增强流动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也要加强与流动党员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诉求,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党组织的联系合作,共同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向深向实开展。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纪学习教育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助、强化流动党员“三会一课”、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等措施的落实,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有力保障。(吴续甫,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赵毅,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