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首个世界自然遗产,为何是南大港-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 正文

河北首个世界自然遗产,为何是南大港

2024-08-08 09:39:16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至手机

  今年3月,在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的红嘴鸥。 刘振举供图

  7月29日,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茂密的芦苇。 本报记者 白云摄

  阅读提示

  7月26日,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北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参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北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包括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是201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扩展项目。

  南大港拥有什么优势?为什么能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又会带来什么?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全球鸟类“客栈”

  7月29日,沧州黄骅。顺着笔直的捷港大街走到尽头,就是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位于保护区内。

  “这片区域曾是九河下梢之地,上游下泄淡水汇聚在这儿,逐渐形成浅水沼泽地,随之又繁衍出各种动植物。”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王立军说。

  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总面积3810.6公顷,占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0.8%。从地图上看,保护区整体呈矩形。因为面积巨大,不同区域的特征也各有不同。

  保护区南线,密密匝匝的芦苇深深扎根在沼泽中,露出水面的部分也有一米多高。这片密实的芦苇是青头潜鸭等游禽类的最爱。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鸟,浮在芦苇丛包围的水面上,有的一个猛子扎进去半天才浮上来,“玩”得非常惬意。

  这片芦苇群,是鸟类绝佳的保护地。巡护员曾远远拍到芦苇上编制细密的鸟窝,雏鸟就从这处水上乐园慢慢长大。

  保护区北线,更靠近渤海,海水涨潮时会形成倒灌,造成这片区域的盐分较高。含盐量1.5%以上的土地中,包括芦苇等很多植物无法生存,但被誉为滩涂裸地先锋植物的盐地碱蓬群落却格外茂盛。

  浅滩和盐地碱蓬构成了天鹅等涉禽的栖息地。

  远远望去,裸露出水面的“小岛”上站满了鸟。黑的、白的、彩色的,有的单腿站立把头埋在翅膀下休息,有的在认真梳理羽毛,它们的共同点是嘴长、颈长、脚长。一只苍鹭低着头仔细在水里探寻,突然向水中猛啄了一下,看样子是找到了食物。

  “湿地里有多种鱼,盐分高的浅滩等区域还生活着卤虫、贝类等,这些都是鸟的食物。”王立军指着远处的一群鸬鹚笑着说,“这群家伙,‘饭量’最大。”

  植被、食物,是湿地与鸟类的关联之一。

  鸟类迁徙的其中一个参照物就是海陆交界。同时,海陆交界还意味着沿途能进行食物补给和安全栖息。

  “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典型的滨海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拥有环渤海生态区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典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它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转站,也是众多珍稀水鸟的栖息繁殖地。”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处长张建国说。

  当地200多种鸟中,像燕鸻和灰椋鸟一样以蝗虫为食的占了三分之一还多。从这个角度讲,保护鸟类不但保护了物种多样性,还保护了生态平衡。

  根据迁徙类型不同,鸟类可分为候鸟、留鸟和旅鸟。候鸟是随季节不同周期性迁徙的鸟类;留鸟是终年留居在某一地区、不进行迁徙的鸟类;旅鸟是不在此地繁殖、越冬,仅在迁徙途中途经某地的鸟类。

  据统计,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鸟类271种,每年途经此地的旅鸟种类高达152种。其中包括青头潜鸭、白鹤、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1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在迁徙季节,这里每隔5-10天就会更替一批不同的候鸟群体,是一处全球鸟类“客栈”。

  除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湿地还有不少“土著”——白琵鹭、白鹭、黑翅长脚鹬和震旦雅雀等留鸟也在这里繁育栖息。

  “看那里!”王立军停下巡护车,几十米外的芦苇丛中,一只白骨顶鸡翅膀掠过水面,轻快地滑行而去。在它身影消失的区域,漂亮的凤头鸊鷉、呆萌的罗纹鸭悠哉地在水面游动。

  “这个季节,是鸟出现的‘淡季’。每年2月下旬至4月上旬、10月上旬至12月中旬,大批的鸟在这里停歇,补充食物。鸟群飞起来遮天蔽日,特别壮观。”王立军说,为了不打扰这些小精灵,他们的巡护也尽量悄无声息。

  四年磨一剑

  7月26日,印度新德里,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张建国从同声传译中听到“河北”二字,他激动地一拍大腿:“成了!”

  从谋划申报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历时4年。

  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加强系统保护,我国承诺将辽宁、河北、山东、上海等4省市多处候鸟栖息地联合申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

  2020年5月,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全力筹备申遗。2020年11月,河北沧州南大港被正式列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候选提名地名单。

  湿地保护修复是申遗的准备工作之一。

  7月29日,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北侧,低矮的盐地碱蓬和略高的柽柳形成了错落的植被群。仔细观察,会发现植被后面隐约有鸟影晃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弃的养殖池塘。

  早在2015年,沧州就将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列入禁止开发区域。此后当地开始全面清理湿地水面养殖等,排查并迁出河道沿岸及湿地周边畜禽养殖户179户。

  养殖池塘曾被盐度较高的海水浸泡,修复的过程不仅要种植盐地碱蓬等植被恢复生态,还要通过人工改造,修复出适合鸟类生存的深水区、浅滩区、光滩、滩面等。

  随着时间推移,养殖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深秋时,盐地碱蓬满地红,很多鸟也在这儿孵化孕育下一代,这说明修复比较成功,特别有成就感。”王立军说。

  近几年,当地开展了多项修复项目。其中,仅南大港湿地北部养殖池塘生态修复项目,就恢复湿地面积108.8公顷,并入选2023年国家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除了修复还有监测,保护的前提是对保护对象心中有数。

  7月30日,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王立军打开保护区科研监测一体化平台,查看当天的鸟类监测统计。

  “监测主要是通过声纹和图像。”王立军说,保护区内安装了3套声呐系统,能收录鸟的叫声,通过和系统内1569种鸟叫自动比对,判定鸟类品种。此外,保护区内还安装了多个高清摄像头,由AI自动比对飞过监控探头的鸟类数量和品种。

  “雁过留名”在这里有了新解。

  7月22日至29日,声呐系统记录下燕鸥、泽鹬、牛头伯劳、黑翅长脚鹬、青脚鹬等出现在保护区。统计显示,自2022年平台运行以来,该系统识别物种种类197种。

  人工观测加上设备监测,管理处对保护区的物种有了精准掌握。

  2020年,管理处监测到的鸟类迁徙数量为3.5万只,2022年增长到5万多只,2023年增长到10万余只。保护区统计的候鸟种类从268种增加到了271种,都有科学观测作为依据。

  鸟类数量的增长与保护区开展的保护工作密切相关。

  7月29日,保护区管理处二场场部站点,巡护员冯国强刚巡护回来。保护区设置了10个站点,365天24小时巡护。

  “巡护一圈2个多钟头,负责清理水面垃圾,对重点区域拍照,记录鸟类品种和数量,尤其要确保保护区的安全。”冯国强说。

  这些保护措施效果明显。保护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从原来的8种增加到16种,青头潜鸭、东方白鹳等数量明显增多;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从原来的40种增加到52种。

  “我们掌握并分析鸟类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为更好保护鸟类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王立军说。

  迎来巨大机遇

  7月30日,南大港湿地景区,几名天津游客准备入园游览,其中就有得知申遗成功后慕名前来的。

  “这是河北世界自然遗产的第一张名片。”张建国认为,申遗成功将我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上新台阶,也必将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直接受益的将是当地旅游业”。

  在当地人看来,最先受益的是南大港湿地景区。

  2013年对外开放的南大港湿地景区,是游客走近、了解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窗口。景区位于保护区西南侧,二者之间有茂密的芦苇作天然屏障。

  鸟儿们并不理解保护区和景区的区别,时不时从空中“越界”,这带给游客一饱眼福的可能。

  “除了普通游客,来景区最多的是观鸟爱好者。”南大港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局局长肖棚译介绍,尤其是每年的候鸟迁徙季,很多摄影爱好者背着“长枪短炮”在景区一拍就是一天。

  肖棚译认为,近期景区可能会随着保护区申遗成功迎来一波观光小高潮。

  其实,在申遗成功前,保护区已名声在外。

  2002年这里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被授予“黑翅长脚鹬之乡”,2020年被录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今年6月公布的全省第一批“鸟类天堂”,这里也是其中之一。这些散落在不同领域的头衔,都印证着这里的珍贵和独特,也是申遗成功后进一步宣传推广的资本。

  7月30日,距离景区不远的南大港候鸟栖息地世界遗产展示中心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总建筑面积10631.82平方米的展示中心,将设置鸟类标本展览、VR互动以及保护区科研监测一体化平台中的声呐系统,帮助游客加深对鸟类等野生动物的认识。

  目光跳出保护区,几公里外是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的黄骅古贝壳堤省级自然保护区。几十公里外是沧州段大运河文化带世界文化遗产地。

  “这些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可以进一步整合。”肖棚译认为,申遗成功可以为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沧州段与南大港湿地共同打造世界遗产片区、京津冀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带来巨大机遇。

  当然,在迎来世界自然遗产的红利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要继续做好保护。

  保护区管理处已经着手开展2025年南大港湿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持续改善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

  紧随其后的是当地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肖棚译说,他们计划增加生态友好型交通设施,包括增设电动游览车,建设骑行自行车停放站点等,以减少对湿地环境的影响。

  最后落脚的是推出什么样的旅游产品。肖棚译建议,当地要拓展旅游主题产品,比如观鸟研学、湿地观光、湿地康养度假等,进而带动全域旅游、促进经济发展。(记者 白云)

[作者: 白云  责任编辑: 杨丹宇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