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北林草年度盘点丨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 让科技赋能“三北”工程建设-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2023-01-31 08:30:55
> 正文

2024河北林草年度盘点丨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 让科技赋能“三北”工程建设

2024-12-19 19:13:40来源: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至手机

图片

  2024年,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林科院”)聚焦“三北”工程和全省林草五大体系建设,针对“三北”工程建设中难啃的“硬骨头”,集中发力解决技术难题,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不断提升林草种业创新能力、林草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支撑能力、科技服务水平,以实际行动推动林草科技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让“三北”工程构筑的绿色屏障更加坚固。

  加强科技服务,赋能科学扩绿

  随着“三北”六期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加快推动注重数量、以量取胜向科学增绿、质量并重转变,因地制宜推进高质量科学绿化。省林科院从加强科技服务入手,为科学扩绿赋能。组织编写了《河北省“三北”工程建设主要技术细则》,为全省推进“三北”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科技支撑。开展精准对接,为国土绿化示范项目提供科技支撑,组成专家组先后10余次赴石家庄、沧州两市六县区开展实地调研,根据不同区域立地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树种特性等生态条件,“精准把脉”为两市国土绿化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服务和科技支撑。其中,石家庄国土绿化项目造林模式和树种选择进一步优化,造林成活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沧州市盐碱地国土示范项目获得国家批复立项,为全省国土绿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坝上湿地修复。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供图

  推进种业创新,赋能科学强绿

  省林科院致力于推进乡土树种研究工作,历时3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河北主要乡土树种》一书编撰出版工作,为河北省“三北”工程科学绿化提供参考。在杨柳树飞絮治理方面,选育出无絮无粉毛白杨新品种“冀毛1号”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品种保护授权;完成杨柳飞絮治理5000多株,提出控制方案、措施2项,推广综合防控技术10万余株,飘絮量较往年降低20%以上,为从根源上缓解困扰群众的飞絮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林草种业创新能力,大力开展耐瘠薄、耐盐碱、抗病虫害、抗干旱等优良树种选育攻关,组织申报红果臭椿、毛梾、卫矛、海棠等新品种权15件,审定通过落叶松、榆树等3个速生高抗良种。新建种质资源库6个,收集榆树、落叶松、杨树、臭椿及柳树等北方重要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份数300余份。在张家口涿鹿、怀安、宣化及邢台市等地建立乡土树种试验基地6个,支撑国家级良种基地3个、省级良种资源库1个,获批新建省级抗寒树种种质资源库1个。为科学实施“三北”工程及大规模国土绿化提供了优质种质资源。

  强化产业支撑,赋能科学兴绿

  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省林科院积极与各地农户、生产基地、相关企业合作对接,使科技成果能够更好对接市场需求,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推进康保、张北、滦平等地4个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落地见效,2项成果成功落地西藏自治区实施转化。建立了河北省核桃气象服务中心,组织20名“三区”人才、8个产业体系专家,推广特色经济林轻简高效栽培、林下经济等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指导建立标准化种植技术体系与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3个、加工企业15家、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个。开展良种标准化栽培及加工技术示范推广,推广杨树、榆树、落叶松、核桃、花椒等良种13个,形成了“选品种+推技术+创品牌+拓销路”的全产业链推广新模式,推动生产节支增效和增产增收,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推动河北省林果产业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持续生态监测,赋能科学护绿

  河北小五台山森林生态定位站、河北丰宁沙地生态系统定位站、宣化沙化监测站实施长期治理生态系统定位观测,圆满完成监测任务,为科学、全面、准确地判断与评价全国森林状况,制定林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拱卫京津冀生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今年,省林科院1项成果获得2023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成果成功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三北”地区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目录,占河北省上榜林草成果的1/2,在“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中予以重点应用。

  省林科院作为全省林草科技战线的主力军,在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方面当主攻、打头阵,聚焦“三北”工程建设中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着力加强在国土绿化、退化林修复、森林质量提升、重大林草病虫害防控、森林乡村建设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为“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徐振华、左杨、刘力萍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供稿)

[作者: 徐振华、左杨、刘力萍  责任编辑: 甄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