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照护服务,是当下年轻父母的刚性需求,我省连续4年将托育相关工作纳入全省民生工程或民生实事。但在实践中,托育服务的供需之间仍存在数量、结构与质量不匹配等问题。如何破解年轻人“夫妻忙事业,孩子无人带”的现实问题?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建议加快构建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务体系。
■ 政策支持,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2024年,我省投入2000万元用于实施普惠托育扩容工程,新增普惠托位5414个,但供给仍存在较大缺口。
省政协委员、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武云秀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政府责任,确定托育服务在公共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在降低托育机构经营成本方面,武云秀委员认为,应增加普惠托育机构财政补贴力度和覆盖范围,逐步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分担机制,以降低家庭托育支出,促进托育服务均衡发展。
目前,我省探索托育服务多元化发展,许多幼儿园开设了小托班,接受2岁以上的孩子入托,但未完全形成托育和学前教育良性衔接的工作机制。
省人大代表、保定市基础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春炬认为,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是当务之急。支持幼儿园办托班,要加强教育和卫健等部门间的协同,明确幼儿园办托班的管理权责问题以及日常业务的指导管理方式。
幼儿园办托班后,如何更好承接托育服务?
武云秀委员建议,成立河北省人口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中多方主体权责、执行机制和成本分担机制,有效整合教育、医疗、就业、税收等领域资源,实现一揽子政策的整体性推进。与此同时,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覆盖幼儿教育及婴幼儿托育服务。
■ 多措并举,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托育服务涵盖生活组织、喂养照护、睡眠照护、卫生照护、健康照护等多个方面,如何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武云秀委员建议,对托育服务分层分类予以规范,引导有条件的幼儿园延伸提供托育服务。同时,支持社区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就近就便的托育服务,设定不同类型机构准入条件,完善从业人员的职业标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明确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与“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民生工程融合发展。
省政协委员,承德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坚认为,可以探索“福嫂”对婴幼儿健康、家庭抚养的指导,支持具备育婴师等职业资格的“福嫂”进入照护服务机构工作。
“鼓励‘福嫂’发挥技能优势、专业所长、从业经历等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李坚委员说,比如让专业能力较强的“福嫂”建立小而美的家庭托育点,更好满足广大家庭多样化婴幼儿照护需求。
采访中,一些代表委员也表示,现有幼儿园托班的基础设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3周岁以下婴幼儿的生理发展需要,亟待进行“适托化”改造。
“建议制定适合托班婴幼儿需求的空间与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在规划城市未来社区配套建设和托育机构(幼儿园)改造过程中,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张春炬代表说。
托育需要根据不同月龄段提供集养、育、教、保、医为一体的专业服务。
针对目前托育服务面临着专业型人才紧缺的问题,李坚委员建议,提升托育人才队伍专业化能力,健全培养体系和职业发展路径。与此同时,依法逐步实行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落实托育机构负责人学历、工作经历等资质要求,细化卫生保健人员、保安人员等岗位职责。(记者 赵泽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