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记者手记:李艳红和她的“一老一小”-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 正文

新春走基层|记者手记:李艳红和她的“一老一小”

2025-01-27 09:14:52来源:新华网

分享至手机

  新华社石家庄1月26日电(记者田策)第一眼见到李艳红,便感到她是个干练人。五十上下的年纪,梳着一头短发,一手提着保洁工具,一手拿着棉手套,风尘仆仆却难掩眸子里的精气神。

  “碎片时间拉开人生差距,懒等于穷。”李艳红借微信签名宣告着她对生活的态度。作为一名家政保洁员,与客户约好时间后,她总会提前几分钟到达门口,待时间一到,便敲响房门。

  李艳红从事家政服务业已三年多。她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买服务”来提高幸福指数,她平均每天至少能接两单,一个月保底能有六七千元的收入。

  李艳红的保洁工具。新华社记者 田策 摄

  为便于照顾家中老人,李艳红和丈夫离开曾经工作居住的广东,回到家乡河北,目前在石家庄工作生活。李艳红说,她们姊妹四人轮流照顾二老,一人照顾三个月。

  “一人照看两位老人是有点吃力,好在有医护人员定期协助护理。”李艳红说,他们会提供帮助老人洗澡、换衣服等服务。

  这些医护人员来自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2016年,河北承德被列为国家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随后,邢台、唐山、石家庄等地也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李艳红就是试点工作的受益人。

  “冬天了,想接父母到城里楼房住,但他们住不惯,没几天就回村里了。”李艳红说,好在村里都装了壁挂炉,天然气供得足,不用担心受冻。

  现在虽不在父母身边“轮值”,李艳红也能照顾到老人。她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新鲜果蔬,第二天便会送达村里小卖部的自提点。

  截至2024年底,李艳红的老家邢台已建成农村快递服务示范站点1050个,累计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4852个。服务站把快递送进了村里,也把游子的心意带回了家里。

  虽然很快就能回老家过年,但这个春节,李艳红见不到儿子。

  “大儿子在北京一家单位任保安队长,值班回不来。小儿子在淮安集训,也回不来。”谈起两个儿子,李艳红的眼睛更亮了。她的小儿子在武汉体育学院读书,是乒乓球一级运动员,计划毕业后留在苏州当教练。

  李艳红(中)和父母一起庆祝自己的生日。新华社发

  “担不担心儿子留在苏州不方便照顾你?”记者问。

  “不担心,我们夫妻俩都交着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退休后能养自己。”李艳红说,孩子也很孝顺。她翻起朋友圈,向记者展示小儿子为她订购的生日蛋糕,悄悄湿了眼眶。

  李艳红的微信名叫“守候周末”,她说,因为和丈夫谈恋爱时只能周末见面。30多年过去了,除了用心“守候”着这份甜蜜爱情,李艳红还用心守候着她的“一老一小”。

  “国家政策好,父母养老有保障,孩子也有好出路,我们也没有后顾之忧。”李艳红说,年后她准备学一学“手办”清洁、宠物照料,多学点新技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作者: 田策  责任编辑: 毛鹤然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