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381.5万人次
春节假期河北“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日前,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五色之金——亚洲古代金属艺术展”。记者 史晓多摄
“冬日里,古人除了在炭炉边取暖,还往往使用手炉、足炉等。出土于满城汉墓的西汉错金铜博山炉不仅能用于取暖、焚香,更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由于其造型象征的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所以被称为‘博山炉’……”日前,山西游客李爱民和儿子来到河北博物院“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厅,边参观边认真听讲解员讲述各类珍宝,金、银、铜、玉、陶、石、漆、玻璃器等丰富精美的文物,让他们赞不绝口。
记者在该展厅看到,还有很多像李爱民一样的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观展。他们纷纷表示,希望通过博物馆内各式各样的展览,让孩子接触到更多新知识。博物馆是新春出行的好选择,不需要走太远就能增长见闻,以此激发孩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家长和孩子参观热情高涨,离不开生动有趣的展览内容。春节假期,河北各级各类博物馆持续加强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优化开放服务,拓展服务形式,满足观众在博物馆里长知识、过大年的心愿。
以河北博物院为例,该院春节期间实施延长开放时间和法定节假日、周一不闭馆等便民举措,向游客提供专业人工讲解、公益语音导览,“约·会·国宝”专题导赏等,同时推出“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展”“一色万象——白瓷艺术展”等六大新展,开展“看国宝过大年”系列主题活动,打造文化消费、文化体验新场景,精彩的文化展览,让每个来观展的人都乐在其中。
除河北博物院外,邯郸博物馆策划推出“邯郸年礼·年文化主题展”“诚信在兹——契约文化展”等,并以该馆成语典故展厅内容为依托,设计了成语研学课程;张家口市博物馆开展“蛇舞新春,博物探奇”蛇年主题探索之旅,通过展览、互动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各年龄段的观众在博物馆中感受新年文化魅力;沧州市博物馆开展非遗文化展演,集中展示吴桥杂技绝活,让观众感受浓厚文化氛围;邢台博物馆通过举办情景式讲解、文化讲座、专题展览等16场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秦皇岛博物馆举办年画及内画艺术精品展、书画名家联展、皮影戏展演、非遗综合展演、笔绘送百福、非遗迎春文创市集等精彩纷呈的活动……
此外,部分博物馆还聚焦馆藏精品文物和陈列展览,尤其是国宝文物,推出了一系列文创新品,并通过满额赠礼、专属折扣、满额抽奖等新春文化惠民活动,给广大游客带来福利。有些博物馆还通过举办拓印金“福”、生肖剪纸、非遗集市、新春非遗花灯秀等有新意、聚人气的活动,让游客在学、品、视、听、娱中,“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一方面缘于大家对博物馆文化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跟博物馆各项工作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有密切关系。”河北省文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1月28日至2月4日,全省各博物馆新增临时展览38个,开展社会教育活动459场次,累计接待观众381.5万人次,其中,接待京津观众540697人次,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节日文化生活。(记者 史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