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上新 服务提质
京雄“同城故事”越来越精彩
2月5日,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咨询服务台工作人员迎接办事群众的到来。记者 李畅 摄
“你好,给我来一盒创可贴。”2月2日,在北京市昌平区的北京昌药医药连锁药店内,王凯拿出“雄安一卡通”进行刷卡支付,这是他第二次拿这张卡在北京的药房购药了。
王凯是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目前,他的家人依然在北京生活,节假日往返京雄两地已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有时开车,有时坐高铁,回一趟北京用不了俩小时,很方便。”王凯说,随着京雄城际开通运营、京雄高速全线通车,北京与雄安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
除了便捷的交通,如今,京雄同城化场景愈加丰富。据悉,到目前,“雄安一卡通”发卡量已达45万张,成为京雄两地居民“同城”生活的重要工具。手持这张小小的卡片,能在人社服务、公共交通、就医购药、图书借阅等多个场景实现与北京跨区域通用。
像王凯一样,在京雄两地“钟摆式”工作生活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毫无后顾之忧的“同城”生活背后,是雄安新区近年来轮番上新的同城化服务政策。
近日,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主动对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京雄两地相关医疗机构,增补17名高级职称医疗专家纳入雄安新区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
“专家库成员总数增加至73名,鉴定科目增加至21类。”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社会保障组贾琳青介绍,此次增补专家库成员,标志着雄安新区劳动能力鉴定专家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科目更加全面。尤其是雄安新区将北京专家增补入库,有效缓解了职工对于京雄两地鉴定标准不一致、专家水平有差异的担忧。
打破人才流动的藩篱,京雄两地还在人才评定互认方面取得新进展。
前不久,中教畅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刚刚组织了2024年12月份的电子商务师技师与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考生分别来自北京、浙江、江苏等地。该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考务负责人张晗介绍,2024年累计组织6次考试,考生达472人次。
自京冀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在雄安新区正式互认后,北京2家社评机构首批落地雄安新区,中教畅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曾经,雄安新区缺乏能够认定电子商务师技师、高级技师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考生不得不前往北京等定点城市参加考试。而京冀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在雄安新区正式互认后,雄安及其周边地区的考生在本地就能参加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记者 郝金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