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释放民生红利-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 正文

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释放民生红利

2025-02-25 09:41:26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至手机

  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释放民生红利

  民生服务加码 幸福生活升级

  “宝宝,我们来读唐诗,鹅鹅鹅……”2月17日上午10时许,在北京市海淀区锦秋家园的一户人家里,育儿嫂董学英耐心地教一名2岁幼儿学说话。

  “宝宝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黄金期。我每天都会通过念唐诗、唱儿歌等方式,帮助宝宝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董学英说。

  52岁的董学英来自邯郸市馆陶县。今年是她到北京做育儿嫂的第7个年头。过去在老家务农,全家年收入只有7万元。如今,她个人年收入就达到12万元。董学英说,这离不开“河北福嫂”劳务品牌的帮助。

  2010年以来,面对京津对家政人员的巨大需求,“河北福嫂”劳务品牌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服务,累计带动河北13万名妇女走进京津,捧起致富“金饭碗”。

  “工作稳定了,收入更高了,日子越过越好。”董学英说着,脸上洋溢着笑容。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河北高度重视拓展京津劳务市场,建立了京津冀劳务协作、岗位信息共享、家政品牌共育、劳动纠纷共处4项机制,开展针对性培训,并将培训补贴标准上浮10%。据统计,今年我省已向京津输送劳务人员28万人。

  树一个品牌,富一方百姓。立足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截至目前,我省积极培树特色劳务品牌257个,累计带动就业1000万人次。“河北福嫂”“张北司炉工”……这些有着良好口碑的劳务品牌在京津深受欢迎,已成为我省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

  社保乃民生之依。在京津冀,社保卡正成为民众手中的便民卡、贴心卡。

  2月8日一大早,北京市民魏荣茂乘高铁来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参观游玩。

  提前预约了门票,魏荣茂走到检票口,打开手机上的电子社保卡,对准扫码处。只听“嘀”的一声,闸门打开,他顺利进入博物馆。

  “一张社保卡,不仅能乘坐京津冀三地的公交车和地铁,还能预约景区门票、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功能多样,太方便了!”魏荣茂称赞说。

  小小“一卡通”,服务大民生。近年来,京津冀联合签署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出台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并协同立法,加快实现社保卡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发展。

  目前,三地居民在河北省内可享受25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5.9万家定点医疗机构“一卡通结”、1000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193家旅游景区“一卡通游”、20家博物馆“一卡通览”、164家图书馆“一卡通阅”。京津冀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累计服务4.9亿人次,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进一步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效能,三地还联合建立社保经办服务协同机制,推出转移申请、待遇资格认证等21项社保“同事同标”协同事项,实现工伤认定、工伤跨省就医直接结算、劳动能力鉴定等互认互托。联合开展11项帮办高频事项,打通数据共享渠道,实现数据共享共通,方便三地民众就近享受社保服务。同时,开设京雄社保经办窗口,将北京社保经办系统终端延伸至雄安新区,实现疏解单位和人员社保业务京雄同城化办理。

  养老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

  “这里环境优美,我每天写写字、遛遛弯儿,还有专业的护士随时照看,日子过得特舒心!”日前,在廊坊市香河县大爱书院养老中心,北京老人胡克娴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幸福的养老生活。

  该养老中心采用公寓式养老模式,配备图书馆、健身房、游泳池、茶艺室等50多类一站式养老文化活动空间,设置多种文化课程和娱乐活动,吸引了700多名老年人在此养老,其中90%以上来自京津。

  提升康养服务质量,让“跨城养老”安心舒心,河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等,对标京津高水平养老服务和高端化养老需求,着力构建“一区(环京24县市区养老核心区)、一圈(高铁1小时养老服务圈)、三带(燕山、太行山、沿海康养休闲产业带)”养老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京津来冀康养老年人已超16.7万人。

  上学、看病,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近日,一节跨越京雄两地的“双师课”在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开讲。青年教师张小涵打开智慧教育平台,通过远程连线,与身处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资深教师龚丽合作讲课。两地学生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教育是民生之基。推动京津优质教育资源“跨省过河”,河北不断深化与京津在基础教育办学上的合作,组织省属骨干高校广泛对接京津“双一流”高校,助力全省教育发展换挡提速。

  截至目前,314所京津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我省496所学校开展跨省办学合作,5所部属院校对口帮扶我省10所县域高中,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1月11日,沧州市中心医院妇三科示教室里异常热闹。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与本地专家开展了一场病例分享、专题授课活动,并为多名疑难病患者提供了诊疗方案。

  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北京名医,河北不断深化与京津医疗卫生协同,京津冀医联体增至115个,实现设区市全覆盖。三地914家医疗机构实现60项检验结果互认、686家医疗机构实现50项影像检查资料共享,推动河北医疗水平不断向“京津标准”看齐。

  发展向新,民生向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里,民生改善是最生动的注脚。

  河北将紧密与京津并肩携手,不断推进民生领域协同发展,积极拓展京津劳务市场,健全三地社保经办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更多事项跨省市通办、智能联办,助力更多“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记者解楚楚)

[作者: 解楚楚  责任编辑: 王立鹏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