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第一大下水港黄骅港完成煤炭卸车1929.4万吨,煤炭装船1897.6万吨,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以来,国能黄骅港务公司聚焦煤炭运输主责主业,扛牢能源保供使命,锚定集团公司“一体化高位运行”战略,与电商、销售、铁路等单位紧密协作,强化执行精准备煤机制与路港作业协同机制,实现煤炭资源从矿区到港口的无缝衔接。黄骅港煤炭周转效率提升10.3%,有力支撑大秦线集中修期间能源通道的高位运行。
为保障通航顺畅,国能黄骅港务公司创新构建“海陆空”立体协同体系,积极与沧州海事局协调配合,高效组织7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44批次258艘次;充分利用“双待泊区”,临时锚泊73艘次船舶,合计为200艘进港船舶节省待航时间300余小时,有效提升了通航效率。在4月11日至12日遭遇大风封航期间,依托智能气象服务平台,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精准预判作业窗口,及时组织装船走船等,将场存控制在警戒值以内,预留了充足的运行弹性空间,确保了港口运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深化内部调度管理,加强设备巡检,提升作业效率,全月设备完好率达99.82%,单船泊位停时较一季度缩短8.8%;4月6日单日卸车172.2列,刷新单日卸车最高纪录;下半月日均下水量稳定在69万吨,有效提升了港口自身的运营效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畅通运输大通道提供了坚实支撑。(赵倩斌 国能黄骅港务公司供稿)
[作者: 赵倩斌 责任编辑:
毛鹤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