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北频道5月18日专电(记者江山 通讯员赵立华) 河北省廊坊市立足于“高科技、外向型”的战略定位,大打“高新产业牌”,以高新园区建设为切入点,在京津之间构筑起了高新技术产业隆起带。10年间,先后建成一个国家级、7个省级、4个市级高新技术园区,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窗口和高科技产业孵化基地。
“龙头老大”当属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从一片“春来黄沙蔽日,秋来鸟兽无踪”的沙荒地起步,10年间变成了一座以“高科技、外向型、园林式”为特征的工业化、现代化新城区,被国务院主管部门评为“向海内外客商重点推荐开发区”和“全国重点联系开发区”。共引进项目750个,总投资226亿元,高新技术企业38家,高新技术技工贸总收入30.5亿元,已形成机械电子、食品、新型建材、轻工纺织、生物制药、精细化工6大主导产业。素有“天子脚下,御驾行宫”美称的三河燕郊高新区,瞄准信息产业的核心——软件产业,面向世界著名“硅谷”实施借引战略,加速“京东硅谷”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以信息电子为主体,医药、新材料为补充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在2000年全省开发区综合评比中占据了县级园区的首席。他们通过美国国际商务及政府合作组织,与美国全球软件公司合资兴建的“亚星腾飞软件出口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美元。基地内建设软件大学、软件创业中心、软件培训中心、软件测试中心、留学生软件园、软件人才交流中心,引进国际一流的软件开发机构和企业。投产后年产值可达4亿美元,成为国内最大的软件出口基地。中国信息产业部第45研究所、第39研究所、核工业部焊接研究所、广电部天线研究所等1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等8所院校相继入驻园区,扩大了高新技术的聚集效应和辐射范围,聚集的2万多名中高级科技人员,成为园区乃至当地经济发展的宝贵智力资源。
“区中园”是廊坊高新区建设中的妙笔。该市着眼区域特点,先后建成中科院(廊坊)科技园、廊坊周林生物科技园、海外学子创业园、廊坊高新技术引智园、燕郊信息产业园等5个高科技园。与国内科研界的老大——中科院联姻,在廊坊高新区内建成中科院(廊坊)科技园,定位于成为中国科学院集试验、生产、经营为一体,推进高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及生产的产业孵化和创业基地,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高科技成果为载体,进行试验示范,在廊坊实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位于燕郊高新区内的信息产业园,备受清华大学的青睐,继清华北方科技开发中心与香港中国硅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燕郊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合资兴建硅谷清华软件基地之后,清华紫光集团又投资2亿元兴建清华紫光软件园,致力于软件产业的开发,抢占信息产业的制高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