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北频道5月18日专电(通讯员杨启荣) 河北省廊坊市紧紧围绕创建“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城市目标,不断强化市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2002年在全省11个省辖市中率先成为“省级环保模范城”。
他们坚持依法管理环境,市政府先后颁布了《廊坊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廊坊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廊坊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实施意见》等多项规范性文件,使环境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还投资300多万元,制定了高标准、高品位的生态城市控制性详规。4年多来,累计投入30多亿元,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200万元实施了市区排污渠明改暗工程,投资6100万元实施了市区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工程,投资1.3亿元建设市区污水处理厂。重点抓了燃气、集中供热和联片采暖等工程,市区集中供热率达到了100%,居民使用燃气率达到100%。
该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坚持不懈抓好城市的综合治理。协调公安、城建部门控制噪声扰民,制定了建设宁静小区的标准,在康庄、金桥等住宅小区开展无噪声竞赛活动。实施净化保洁工程,全面推广生活垃圾袋装管理。狠抓绿化建设,今年市区新植树120万株,铺植草坪102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4%。围绕营造首都绿地屏障,廊坊市实施防沙治沙6大工程:即绿色长廊工程,在永定河、潮白河、大清河、京九和京秦铁路、京沈和津保高速公路,以及102、106等10条国、省干道两侧,营造总长864.28公里的绿色长廊;农田林网防护工程,建成成方连片的农田林网;林业产业基地工程,在全市建成8个经济林基地;以及环城绿化带工程、10万亩林业种苗工程、100万亩牧草工程。
锅炉黑烟、露天烧烤、建筑扬尘、汽车尾气是影响城市形象的“四害”。从1999年开始,该市开展了金光道“无黑烟”一条街建设,治理烟囱36根。2000年扩大成果,在10条主干道开展了“无黑烟区”创建活动。市政府责成环保、城建、工商、公安、卫生等部门联合执法,禁止街头设置烧烤摊点。要求施工工地必须采取围挡、路面硬化、湿化、覆盖运输、封闭堆料场等防尘措施,消除扬尘污染。并禁止摩托车、机动三轮车在主要街道行驶,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