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垃圾是含有多种病菌的废旧医疗产品,是各种疾病的传染源,为杜绝医疗垃圾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国家明令禁止医疗垃圾回流社会,各级政府也曾三令五申要求医疗机构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按规定毁形和无害化处理后交有关部门销毁。然而,"医疗垃圾"交易市场却一次次相继被媒体曝光,"医疗垃圾"回流社会问题再次浮出水面。那么,医疗垃圾何以剿而不灭?究竟是谁置政府规定而不顾,公然为其提供滋生的温床?
                           新华网河北频道记者江山 饶雅洁 李俊义


2002年7月18日

    特别声明:新华网河北频道“焦点网谈”栏目的文章均为独家专访,任何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未经新华网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联系电话:0311-5808047  传呼:126-1176623
E-mail:hb-news@xinhuanet.com 
  本期文字:江山、饶雅洁、李俊义
  制    作:王东宏

   
   记者目击:

    今年2月份,记者乔装成收购商,在顺平县高于铺镇塑料市场初次暗访。当记者“混”进市场后,看到市场里赫然堆放着成袋成堆的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和输液管,还有不少散落在地上,来收购的农民正忙碌着整袋整袋往车上装。听说记者要购买输液器时,七、八个商贩热情地拉着记者看货。有个商贩指着已经装好的一车输液管告诉记者,在他家里,注射器和输液管有两、三吨,有粉碎成粒的,也有整的,想要哪种有哪种。

气味难闻的废弃输液器堆满屋子。海涛摄

    在望都县红星市场传达室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各种塑料垃圾的价格,其中输液管赫然名列其中;在公路上,也常常可以看到装满医疗垃圾的车呼啸而过;在这些塑料市场的周边,已经形成了一些当地闻名的专门收购医疗器械的“专业村”。在高于铺镇苏辛庄村,记者进了一家姓王的农户,注射器和输液管占领他家半个院子,8个妇女坐在中间进行归类。自称“厂长”的主人很自信地告诉记者,这些东西没有毒,根本用不着消。此后,记者又走了几家,情况莫不如此。一位孙姓村民告诉记者,去年邯郸临漳县来了一个客户,买了整整4车的注射器,他说要运回去“卖给孩子当水枪玩”。
    4月底,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医疗器械的公开买卖已经变成秘密地进行。根据知情人指点,记者来到满城县一家没挂牌子的大院,敲了敲门,里面有人探出头来,当他得知记者来意后,警惕地说,现在没货,以后来吧。而就在这家院门前的一堆垃圾上,记者发现了大量的一次性输液管包装袋。在顺平的一家塑料市场中,一个小伙子告诉记者,由于媒体曝光,现在查得挺紧,大家都不敢明着来了,但想要货还多的是,前几天他还给一个村送去了七、八车的注射器……

  和普通垃圾混在一起的医疗垃圾流落何方无从知晓。


“管理上的漏洞造成医疗垃圾回流社会”


    主持人:记者在暗访中得知,在107国道保定段满城、顺平、望都县界内的公路两边,大约有近百家大大小小的塑料市场,并且在这些地方,一次性医疗器械公开或秘密地买卖着,形成了一个在全国范围内颇有名气的“医疗垃圾”集散地。
    知情人:这些地段的医疗垃圾非法交易触目惊心,那么,为什么国家明令禁止的废旧一次性医疗器械,在这里的“货源”却如此丰厚?这些塑料市场的医疗垃圾大部分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一些医院,然后再通过这里销往全国其他地区。从望都经过顺平到满城大约4公里的地方,几乎集中了来自全国的大量废旧塑料交易,废旧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也在这里肆意非法倒买倒卖,有的卖毛货,有的卖经过加工粉碎的货。在望都、顺平、满城等地的塑料市场中,专门有一批人在全国各大医院收购废旧一次性医疗用品。其中,来自东北的货最被看好,因为其

“质量”好,所以在市场里很有“口碑”。在市场周围,长期驻住着来自广州、温州等地的“买主”,他们买了这些未经任何消毒措施的医疗垃圾粉碎品后,很多做成暖壶外套、衣服中的纤维、甚至是纯净水桶、食品包装袋等物品,但是否有被重新包装利用的,谁也说不清。另外,这里不仅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而且在当地还形成一大批专门从事这种生意的农民“生力军”。
    主持人:5月初,记者来到石家庄市焚化站的院子里,看到七、八个民工正在分拣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管,这些物品上面有的在滴着血,有的还有不同颜色的药液。成群的苍蝇嗡嗡作响,而这些工人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
    焚化站工作人员:《石家庄市医疗垃圾废物处置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废弃物必须统一由市焚化站清运并集中焚烧处理。据此,石家庄市焚化站和石家庄市的绝大多数医院签订了合同,这些医院的医疗垃圾必须交由焚化站处理。然而,焚化站并未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将这些医疗器械焚烧处理,而是常常转手将其卖给私人商贩。从1999年到现在,我们从市各医院回收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几乎全卖给了私人商贩,光这一项每年大约有7万元至8万元的收入。

    在焚化房的门前,经常会看到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堆得如同小山一样,透出的气息令人作呕。这些一次性医疗器械一般是积累到一定数量时,站里就打电话给有联系的私人商贩。现在一个外地商贩承包了站里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他们经过简单的分解和处理,然后进行出售,每吨可赚上千元。这些私人商贩在焚化站下班后来看货,谈好价钱后,晚上带几个人把货打包装车,然后连夜拉往河北省顺平、望都、满城等专门的市场。曾经有一个姓高的邯郸魏县人经常来这里收购,他不但到焚化站收购一次性的注射器和输液器,还去各个医院。在给一些有顾虑的医院管理人员做工作时,他常说:我还从焚化站买呢,你们怕什么。
    主持人:不久前记者扮作“买主”来到了石家庄市某医院,在住院部的走廊里,很容易地就和一个扫垃圾的老头搭上了话。在和一个护士嘀咕半天后,他把记者带到了一间小屋里,打开了放在屋角的两个大塑料袋,记者看到里面装的全是用过的注射器和输液管。老头说,这些东西都是急诊室给的,可以保证定期供应。
    知情人:在石家庄市,每年有数十吨医疗垃圾回流社会,显然,医疗垃圾焚化站和医院成为不法商贩的特殊“供应商”。石家庄市焚化站每年大约能回收30吨到40吨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管,医院把这些医疗垃圾送到焚化站要交一定的处理费,而焚化站转手时又可获得一笔钱,由此引起了一些医院的不满,拒绝继续上交这些医疗器械。他们到一些医院去回收,有些医院不愿给,或是不全给,甚至有些人就直接说,与其你们收了去自己卖,还不如我们自己直接卖了。另外,一些小贩也称,我们可以直接从医院的职工或是管理人员手中购买到一次性医疗用品,并不需要费多大周折。

    带血的一次性医疗器具触目惊心。陈少华摄

    带血的一次性医疗器具触目惊心。陈少华摄

    河北省卫生厅领导:石家庄市共有大小医院和诊所140多家。据粗略统计,每年产生一次性医疗器械垃圾大约60吨到80吨。其中三四十吨交由焚化站处理,剩下的一半有的和普通垃圾混在一起,其余的流落何方无从知晓!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流入社会,关键还是医院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如前两年,医院对于一次性医疗用品没有任何规章制度,目前虽然普遍实行了登记造册制度,但是登记制度并不严格,大多数医院的废旧品数量根本不经核实,而是在具体科室掌握,由于医护人员对废旧品管理的重视不足,更有极少数利欲熏心的人乘机卖给小商贩,造成医院一次性医疗器械流失,医疗垃圾回流社会。 


    “关系网不破,非法交易不止”

   
主持人:近年来,因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导致事故的事情时有发生,不洁的医疗器械往往使病人旧病未去新病又来,不仅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在精神上也造成极大的创伤。

  河北省卫生厅领导:“医疗垃圾”应包括手术、包扎残余物、化验检查残余物、废药物、药品及一次性废旧医疗器械等,我们这里所说的“医疗垃圾”主要是指一次性废旧医疗器械,包括一次性塑料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血袋等。因为它们不仅是主要回流的“医疗垃圾”,也是危害最大的“医疗垃圾”。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二次使用,等于把各种病菌直接注入病人的身体里,病人有可能感染上各种疾病。危害大体有三方面:其一是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特别是少年儿童,常常把未毁形的注射器当成水枪玩具,往往由于不慎伤及身体。如2000年5月至6月发生在保定、唐山等地"医疗垃圾"伤人事件。其二是未经任何消毒处理的"医疗垃圾"粉碎成塑料颗粒后,做成暖壶外壳、衣服中的纤维、甚至是纯净水桶、食品包装袋等物品,危害也十分巨大;其三是重复使用,这危害最大。"医疗垃圾"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是各种疾病的传染源。而小商小贩们对收购的"医疗垃圾"的简单清洗,不仅不能消毒,而且把各种病菌融合在一起,危害更大。
  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基于医疗垃圾危害的严重性,国家明令禁止医疗垃圾回流社会,然而,一些医疗机构却有禁不止,相当一部分一次性医疗器械在使用后,又完完整整地流到市场上。报载,2000年7月,浙江省东阳市查获一起重大的非法收购、加工、销售废旧一次性医疗器械案件。这个市的某村村民10年多来一直从医院收购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未经任何消毒就重新销往市场。公安部门在收缴时,一天之内就收缴、销毁了10吨废旧一次性医疗器械。而且,此案牵扯范围广泛,涉及了全国8个省市。尽管从总数来说,有问题的医疗器械是极少数,但对于一个生命来说,一支不洁的一次性注射器也许就能毁了他的全部;医疗器械是用来救死扶伤的,一旦其成为生命的杀手,也就是公众对其产生信任危机的时候,这才是真正危险的。

    主持人:“顽疾”之所以顽固,就是因为久治不愈、屡禁不止。就在保定市“医疗垃圾”市场被曝光前,国家药监局还下发了《关于深入进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省药监局也发了相应的通知。但就在这“风口浪尖”上,“医疗垃圾”交易依然如火如荼。

    从左向右依次为: 有些医院也成为提供废旧医疗垃圾的来源;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的石家庄市医疗垃圾焚化站工人正在分捡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管; 焚化站里堆放的大量废旧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堆满半个院子的废旧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管。新华社记者李俊义摄

  河北省卫生厅领导:仅石家庄市整治“医疗垃圾”就达5次之多。一次性废旧医疗器械因何有禁不止,并能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买方卖方市场?他们之所以敢“顶风作浪”、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其中有巨大的利益。在保定市“医疗垃圾”交易市场,一吨一次性注射器的价格大约在3000元左右,粉碎成颗粒的还要高出1000元左右,而不法商贩从医疗机构购买的时候,每吨的价位不到2000元甚至更低,转手之间利润就可达一两千元,高额的利润,使得不法商贩不惜铤而走险;对于个别见利忘义的不法诊所来说,按斤两购进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则比按支论价便宜得多。同样对以塑料作为主要原料的厂家来说,使用一次性废旧医疗器械制成的塑料颗粒,则比正常渠道购买原料利润大得多;一些正规的大医院,虽然不会购进、使用一次性废旧医疗器械,但他们"产出"的一次性废旧医疗器械,如果卖出,至少每公斤10元左右,而要自己焚烧或交由焚化站处理,则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而且每公斤至少还要支付3至5元左右,里外算账,优劣明显。即便这些医院本意不想如此,但个别"方便"的人员,也难免利欲熏心,私自卖给不法商贩。
    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法律意识淡薄和监管不力也是“医疗垃圾”回流社会的重要原因,这在县乡级医院、卫生院及个体诊所表现较为突出。我国对医疗器械的管理起步较晚,2000年4月施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及随后施行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在这些医疗机构没有普及开来,一些医务人员对相关规定知之甚少,所以对一次性废旧医疗器械处理很不规范。另外,医疗机构对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进货、使用环节是比较规范的,问题最多的是使用后处理这一环节,大的正规医院的处理是比较规范的,而县乡级医院、卫生院及个体诊所则很难保证,监管也相对薄弱,这便给倒买倒卖一次性废旧医疗器械的不法商贩提供了可乘之机。

    刘某:我在望都、顺平一带的塑料市场已经做了两年的医疗垃圾生意,现在我已经洗手不干。做这种生意需要有种种关系,“关系网不破,非法交易不止”,我现在真诚地希望医疗垃圾非法交易在当地绝迹。就在年前,这里的医疗器械还是公开买卖的。为了保险,大家都在暗地里进行交易。因此,如果没有“内线”,你们就是在这里转上一天也买不到一支注射器。现在虽然货很紧俏,但即便如此,来货的车80%都有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从几百斤到一两吨不等。我和各个市场的老板熟,一有货他们就通知我,我一转手再卖给等着要的农民,挣钱很容易,而且越是查得紧,价钱越是高,赚得越多。我一天最少保证赚100块,最多时1000多块。 

    光靠和老板关系好还不行,最重要的是在管理部门要有一张“网”。保证工商、环保等部门都有人,没人来罚款。我们做这种生意的不怕县里的来查,就怕市里和省里来人,咱的关系还没“打”到那里。但省、市来人只管得了一时,最终还是县里说了算。县工商、环保等部门都有咱的铁哥们,我经常请他们吃饭,给他们送红包,不管上面风声有多紧,我的哥们都会关照我,这就叫利益共同体。因此我心里有谱,再紧我也不怕。
    保定市工商局工作人员:这些市场交易医疗垃圾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之所以能生存下去,我觉得是地方保护主义作怪。就说上级来检查吧,人还没到他们两天前就知道了。前几天,一个村的干部在大喇叭里通知村民,说是省里要来人检查,要求村民两天之内把那些针管、输液管都藏起来,否则后果自负。结果省里的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没到,只来了县里的,可见消息来源还是很准确的,究竟谁透露的风信根本不用想也能猜得出。有了地方保护主义,管理部门自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况且,真要是把这种非法交易赶尽杀绝,对他们未必有什么好处,把自己的生财之路也断了。因此他们也不愿管死,一般就是以罚代管,只要买主或卖主请他们吃顿饭,再送个红包,一般也就算了。过一段时间他们再来还是这样的程序,所以大家的胆子越来越大,最后干脆公开化了。况且,能在这里开市场的老板,一般在县里都是有头有脸的,管理部门不看僧面看佛面,一般也会给个面子。
    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对医疗市场的监督管理应该进一步加强,首先应该加大对不法市场的监督管理。因为公开进行一次性废旧医疗器械的交易主要是个体承办的塑料市场,目前在这个市场的管理上基本是个“真空”,所以才会造成眼下这种明目张胆的现状;另外必须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当前,医疗机构对一次性医疗器械的进货、使用环节是比较规范的,问题最多的是使用后处理这一环节,也是最令监督管理部门挠头的事。一般来说,大医院、正规医院对一次性废旧医疗器械处理比较规范,而为数众多的个体诊所以及一些县乡级医院则不能保证,监管的力度也相对薄弱,今后必须在这一方面加强监管力度。
主持人:其实,治理买卖医疗垃圾这种非法交易并不困难,关键是看地方有没有这个决心,敢不敢打破保护主义这张“伞”。否则,今天管得紧了,明天又放松了,永远绝不了根。


  “要重拳整治医疗垃圾市场秩序”

    主持人:医疗垃圾不仅严重扰乱了医疗市场的经济秩序,而且严重地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不法商贩无孔不入,采取多种狡诈手段输出自己的产品,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地应该对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出售倒卖医疗垃圾违法活动,加大检查力度,从重打击。
    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27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使用过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销毁,并作记

录。《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第22条对此进行了补充,增加了"经消毒无害化处理"一句话。也就是说,医疗机构对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毁形,使其不再具有使用功能,然后进行浸泡消毒后就算完成了任务。之后这些"医疗垃圾"该流向哪里,则无明文规定。所以,治理也只能在采购、验收、使用、毁形、消毒各个环节上做文章,这些环节完了之后该怎么办?哪个部门也无法做出明确的回答,这也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重大难题。
  主持人: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卫生厅等有关部门相继发出紧急通知、召开专项会议,紧急"会诊",集中"治疗"。近日记者再一次来到塑料市场时发现,情况确实大有改观。在顺平县塑料市场,一个小贩对记者说,因为现在县里管得很严,已经没人敢再买卖医疗垃圾了。
    保定市工商局工作人员:5月23日,保定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为此专门召开了会议,对医疗垃圾市场进行全面检查进行了部署。目前,清理整顿工作第一阶段已经完成。望都、顺平、满城等县专门成立了清剿医疗垃圾执法小组,在塑料市场中多次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一些专门从事医疗垃圾加工点已经被取缔,30多吨一次性输液管和输液器被清剿。同时,为防止医疗垃圾交易死灰复燃,各县加强了对塑料市场的管理与监督。

    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对于医疗垃圾的危害性,应该是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应该是怎么喊打也不过分。针对医疗垃圾回流社会这一情况,引起了河北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河北省有关领导对反映的问题做了批示,要求严查医疗垃圾。正因为“医疗垃圾之害猛于虎”,所以有关部门丝毫不敢懈怠。4月16日,省药监局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检查医疗机构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5月28日,又下发了《关于开展对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用后销毁工作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级药监部门从6月初至7月底,利用2个月的时间,对国有医院、民办医院、门诊部、乡镇卫生院、乡村诊所以及对外的厂矿、军队、学校的医院、门诊部等医疗单位,进行集中专项监督检查;省卫生厅也于6月21日召集各市卫生局、医院、省药监局、省环保局等有关人员进行"会诊",以期能根除"顽疾"。检查范围为医疗机构购买一次性医疗器械渠道是否正常,使用后

是否按规定进行销毁,是否有简单消毒处理后重复使用无菌器械的行为等。此次检查中如果发现医疗单位有违法违规行为,将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理》等有关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另外,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法令法规的宣传普及以及医务人员自身的约束和外在的监督。这一次,我们要重拳出击,狠狠地整治医疗垃圾经济秩序。
  主持人:那么目前经医疗机构合格处理后的“医疗垃圾”处于什么状况呢?
    河北省卫生厅领导:在省卫生厅召开的专项治理会上,各市都谈了本市的状况,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其一是统一回收、统一焚烧,医院交一部分钱统一交由焚化站处理。目前只有石家庄、唐山两市能做到这一点;其二是医疗机构自己焚烧或粉碎,各市二级以上医院基本上有自己的焚烧炉或粉碎机,但焚烧一般都达不到相应温度800度,造成了环境污染,所以经常遭到环保部门的罚款。而粉碎后,一般随生活垃圾一起处理,这又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三是堆放库房。承德就处于这种状况,由于焚烧会遭到环保部门的反对,便只好堆在库房,"货"满为患;其四是填埋,这主要是乡级医院、卫生院及个体诊所的做法,但填埋需几百年才能降解,且侵占土地,也是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
    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统一回收,交由焚化站处理,这样做都认为比较妥当,但由于利益因素,谁来监管焚化站则成为大家担心的问题。从废物利用的角度来看,把一次性废旧医疗器械粉碎后制成不直接接触人体的塑料制品,这样做符合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无法可依,则不能轻举妄动。目前,南宁、杭州、绵阳等市或建立特种垃圾处理中心或出台有关办法,对“医疗垃圾”进行妥善处理。相信我省也会很快找到良策,给“医疗垃圾”一个妥善的归宿。
    主持人:医疗垃圾之所以能在市场上猖獗泛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医疗部门的出口没有把严是一个主要原因。俗话说,斩草必须除根,只有将源头堵上,才能永绝后患。因此,对医疗机构加强监管,防止医疗垃圾的外流,这是有关部门首要的任务;同时,打击医疗垃圾外流与我们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只有整个社会互动起来,才能使销售倒卖医疗垃圾的不法分子成为过街老鼠,无立锥之地。(完)

请点此将本文推荐给你的好友!  【打印本页】 【发表评论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