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朝访谈录之二:以人为本 富民强县

新华网河北频道江山 薄文磊

     近日,记者来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平山县时惊喜地发现,昔日的荒山野岭如今已被漫山遍野的树木所覆盖,所到之处大有“绿色渐欲迷人眼”之势。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该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依托资源优势,确立了旅游、矿产和绿色食品三大特色产业。过去山区人民眼中的的“穷根”——山,现在却成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源泉,真可谓“穷根”变“富源”。日前,平山县委书记赵新朝向记者畅谈了他的治县之道。

                                               “管事先管人, 管人先管己

    记 者:请你谈一下平山县是如何开展工作的,使得这里发生了如此深刻的变化?
    赵新朝: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做为劳动者的人是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教育,树立务实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使得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解放和更新,山区的综合开发蒸蒸日上。 
    记 者:“以人为本”充分肯定和强调了人在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领导干部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赵新朝:我认为领导干部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
    记 者:如何来理解领导干部从管理者向教育者的扩展和延伸?
    赵新朝: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己,教育者应先受教育。
    记 者:“管事先管人”的工作思路是如何提出的?
    赵新朝:领导工作的管理对象,有人、有事、有物,包括各种社会行为和各类社会成员。在老百姓心目当中,领导干部无所不会,无所不管,对所有的事情都是全面负责。但物由人管,事由人做,管人管事的核心是管人。管住、管好了人,就没有管不住、办不好的事。抓工作不去抓人,等于没有抓住根本,有时很可能越抓越乱。抓人也要按程序,逐级负责。
    记 者:从“管事先管人”到“管人先管己”可不可以说是在认识层次上又是一次跨越?
    赵新朝:是的。表面看来,领导干部是在管人,而实际上主要是在管己。管己是管人的基础,管住了自己,就没有管不住的人;管不住自己,就没有资格去管人,干部群众也不会买帐。不论干什么事情,都不能“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领导干部只有严格自律,管好了自己,才会不令而行,不怒而威。能管住自己的领导干部,就没有管不好的班子,带不好的队伍。
    记 者:在领导干部严格自律方面都采取了那些措施呢?
赵新朝:我们逐步在完善着规章制度,制定了县级干部廉洁自律十条规定,县直和乡镇干部“七不准”。对于违法违纪人员,依照党纪、政纪和法律规定,进行公开处理,有的开除了公职,有的绳之以法
    记 者:正确的用人导向,对于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一点上平山是怎么做的?
    赵新朝:用人是一面旗帜,重用什么样的人,就会成长什么样的人。我们凭政绩和群众公认用干部。“作为经济落后的革命老区,要想赶超经济发达地区,必须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关键。”去年初,县委一班人经过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为此,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我们广泛发动干部群众,查找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相继出台了干部双向交流、公开招选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坚持“五看”即看品德、看政绩、看能力、看民意、看形象,明确规定“十种干部不用”,即跑官要官的,拉帮结派的,没有群众基础的,碌碌无为的,光说不干的,年度考核不称职的,不廉洁的,社会形象差的,令不行、禁不止的和失职、渎职等十类干部,一律不能提拔重用。我们还公开处理了18名顶风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在全县上下产生了强烈反响。
    三汲乡过去社会治安乱,上访告状多。新一届乡党委书记杨连述上任后一心扑在工作上,使该乡很快变成了全县的先进乡。县委对他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并予以重用。去年,我县先后有34名政绩突出的乡镇干部被提拔重用。去年,县委还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了41名乡镇和县直副局级干部。年仅23岁的大学生任颜丽被招选为县绿色食品办公室副主任后感慨万千:“不凭关系,不看资历,靠真才实学公平竞争。俺们对县委出台的干部改革新举措打心眼里满意!”
    记 者:可见良好的用人机制深入人心必然能激励更多的干部带领群众搞好建设。
    赵新朝:导向正,风气好。如今,“干净、干事、干成事”已成为平山县广大干部的座右铭。去年下半年,县委号召机关干部下基层,广大干部踊跃报名参加,不到一周时间,597名干部就带着行李进了村。去年冬天县里实施山区大开发,又有千余名县直干部主动进村承包荒山。截至去年底,该县92个县直部门全部签订了荒山承包合同,首期合同开发荒山面积就达1.2万亩。
    记 者:谈到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县委迁址”在平山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的美谈。
    赵新朝:我们现任县委班子上任不久,就决定把地处县城中心黄金地段的县委大院整体出让给群众发展个体经济,县委各部门则分散到县国税局、武装部、县委党校等5个单位借住办公。办公地点分散了,条件艰苦了,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却并未降低。一些干部笑呵呵地说:“和当年毛主席在西柏坡的办公条件相比,我们现在的条件可好多了!”环境越艰苦,越要迎难而上,干好工作。今年以来,县领导班子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写下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
    记 者:为何要如此严格地要求领导干部呢?
    赵新朝:做官是在做人啊。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轻重,不在职位高低,而在于官德和人品。好人是好官的基础,做官首先要做人。领导干部的权威和威信,来自人格和品德。好官必定是好人,连人都做不好的人,就很难成为好官。领导干部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是内在品德和人格的外在表现。有了良好的官德,才会成为社会公认的好人。如果降低了做人标准,放松了做人要求,那就很难成为好官。
    记 者:怎样才能把一个公认的好人培养成为名副其实的好官?
    赵新朝:用人是在育人。使用干部的过程,也是培养干部的过程。领导干部既要注重用人,更要注重育人。对干部要边使用,边教育,边提高,而且要把提高贯穿于使用的始终。事业的发展是干部队伍素质提高的结果。队伍的素质上不去,工作就很难上得去,队伍素质有提高,工作才会有变化。对干部光使用不培养,也是一种短期行为,而且也不会有大的起色。
    记 者:成功往往源自一个优秀团队整体的默契配合,我想政府也不例外吧?
    赵新朝:是的,我们着重强调两点:相互尊重,互相补台。懂得尊重他人,才会被人尊重,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往往不会被人尊重。尊重他人实际上也是在尊重自己。领导干部要善解人意,善待他人。对班子成员负责,班子成员才会对自己负责;不拿部下当事,部下也不会拿自己当事。如果领导干部不被人尊重,那就要反思自己是否尊重别人。当然,尊重人也要坚持原则,以理服人,并不是刻意地去吹捧和迁就,更不是不敢大胆地去管理。即使是批评部下,也仅是批评错误,不辱人格。另外,班子成员分管的工作,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叉重叠。领导干部不论能力大小,工作中都难免存有漏洞和失误,需要相互配合和补台。自己的工作需人弥补,他人的工作需己弥补。相互补台都“上台”,相互拆台都“下台”。单位有了成绩,大家光荣,出了问题,都有责任。给同事补台,也是在给自己补台,拆同事的台,也是拆自己的台。互相补台,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对人、对己、对事业,都是有益无害的。
    记 者:你刚才提到领导干部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而教育者应该先受教育,能谈一下领导干部学习的必要性吗?
    赵新朝: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知识和学问。领导干部不只是有了权力,就能够干好工作,还必须具有知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需要有知识的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研究领导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从事领导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仅会上传下达,仅懂令行禁止,只是领导工作的一个方面。当领导本身是在做学问,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用知识来推动工作。学问不仅包括书本知识,更多的是对社会的观察了解,对人生的体会感受,对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知识是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积累。领导干部素质的差别,是知识的差别;知识的差别,是学习的差别。素质取决于知识和学问,没有知识和学问的干部,就难以担当领导重任。古往今来,“以武安邦,以文治国”。在战争年代,需要的是能征善战的统帅和将军,和平发展时期,需要有知识的领导人才。战争时代的统帅和将军,不仅仅是斗勇,主要也是斗智,靠智慧和知识赢得胜利。历史上著名的兵家,都是有大学问的人。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一切竞争的基础。有的领导干部,在一个地方干几年,可能平平淡淡,没有多大变化,有的领导干几年,可能变化很大。这主要是领导干部的知识和素质存有差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领导干部没有能力和知识,基层的干部群众再能干,也难以干出大的成绩。有知识的领导,可以加速一方一地的发展,没有知识的领导,则会耽误发展。
    学习不仅仅是在校学生的任务,也是参加工作的成年人的任务,更是领导干部的任务。不同的社会成员,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知识的需求不同,学习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也有所不同。领导干部既要关心青少年的学习教育,也要关心自身的学习。主要领导的学习态度,影响班子成员,班子成员的学习态度,影响其他干部。领导干部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学问。领导干部应当是知识丰富、品德高尚的人。学问和知识,是领导干部承担重任的基础,不学习就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甚至会被淘汰。学习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责任,不是可学可不学,也不是可以多学或少学,而是必须学习,并且要多学。越是发展快,越需要知识,越是任务重,越需要学习。如果不加强学习,昨天的好干部,今天就可能落伍;今天的好干部,明天也可能被淘汰。领导干部光有做好工作的朴素愿望,没有丰富的知识和学问,就不能完成肩负的历史重任。

                                   “知识就是智慧,知识就是修养,知识就是财富”

    记 者: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在你眼中知识是什么?
    赵新朝:知识就是智慧。聪明的人,知识多、学问大。知识是智慧的载体,愚昧是无知的结果。一个人的聪明和愚昧,取决于知识的多少。见多识广,知识丰富,就会耳聪目明。智慧来源于知识,知识来自于学习。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增加智慧。
知识就是能力。“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领导干部推动工作,要凭借学问和知识。知识是人们改造社会的能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发展靠创新,创新靠知识。知识就是生产力,就是创造能力。知识可以增加人的智慧和能力。领导干部的能力大小,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知识和学问的多少。知识多的干部能力大,知识少的干部能力小,没有知识的干部没能力。
    知识就是修养。知识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德行,提高素质,规范言行。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品德和人格的修养过程。品德高尚的人,是知识丰富的人,品德低差的人,是缺乏知识的人。知识越多,品行越好。古人讲:“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是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孩子,刚降生时的哭声是一样的,长大后却有了不同的生活习性,这是由于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同造成的。有的干部素质高一些,有的干部素质就差一些,有的班子战斗力强,有的班子战斗力弱。这主要是因为干部的学习态度和知识多少不同。
    知识就是财富。对领导干部来说,最可贵的是有才,而不是有钱。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金钱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聚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古今中外,好多有头脑的人,不是给子女多留财富,而是多留知识和本领。人可以没有钱财,但不能没有知识;人不怕没有财富,就怕没有知识。只要有了知识,没有财富可以创造财富,如果没有知识,有了财富也会丢失殆尽。知识的内涵很广,包括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发展慢的地方,财富少的地方,都与干部群众的知识、观念和整体素质有关。发展的过程是学习、创新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知识就是宝贵的财富。
更新思想观念 修养道德品行 增强工作能力
    记 者:要做好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领导干部应持有什么目的来学习?
    赵新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认为领导干部的学习,至少也有三个目的。
    第一、更新思想观念。解疑释惑,更新观念,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缺乏知识就会少见多怪,思路狭窄,心胸不宽,不明事理。有的领导同志,不太注意学习,就是学点东西,也大都是被动而学,思想观念仍然是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自己见过的东西是对的,过去做过的事情是对的,能够认识的问题是对的,对一些新生事物接受不快,对发达地区的经验认识不了。这些都是不注意学习,缺乏知识的表现。知识匮乏,就会孤陋寡闻,待人处事难免是非不辩,犹豫多疑,甚至说三道四。观念保守的人,都是知识不多的人。领导干部应该是观念最新的人,接受新事物最快的人,学习外地经验最多的人。
    第二、修养道德品行。领导干部的品行,是形象和权威的基础,是凝聚力、号召力的重要内因。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品德是才能的统帅。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仅有本事和知识,没有良好的品行,也难以委以重任。高尚的品行,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知识和学问,可以改变人的品格。学习多了,见识广了,就会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改变不良好的习俗,增强人格的力量。“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打上墨线经过加工,才能成为可用之材,宝剑经过磨砺才能锋利,君子有渊博学问,并且能够经常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不犯或少犯错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习和积累知识,可以修养品行和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自身素质。素质是知识的积累,知识是学习的收获。领导工作需要知识,领导干部要有素质。知识多,素质高,知识少,素质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不学习就没有知识,没有知识就没有素质,没有素质就难于胜任领导工作。处在知识社会,面临知识经济,领导干部更需要有丰富的知识。
    第三、增强工作能力。修养、素质、能力,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能力是素质的体现,素质是修养的结果。知识可以转化成力量和本领。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取决于知识的多少,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的刻苦程度。不掌握丰富的知识,就必然缺乏工作能力,处理问题的办法就少,遇到疑难复杂问题,很可能会束手无策。强调学习,培训干部,目的都是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

                                         “读书本,读人生,读社会”

    记 者:学习目的明确了之后,领导干部都应该学些什么呢?
    赵新朝:读书本,读人生,读社会。
    书本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明历史的记录,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后人为什么比前人聪明,主要是因为学习了前人的知识和智慧,站在了前人的肩上。学习前人的知识,总结现在的实践,就会比前人聪明。书本知识是历史经验和社会实践的总结,一些历史现象,有时是惊人地相似,或戏剧般地重复。现实生活中的好多社会现象,古人大都经历或处理过。好多古人对如何做人、做事、做官,有很深地研究,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古往今来的领导工作,好多基本道理是相通的。书本知识浩如烟海,应有尽有。学习书本知识,是提高自己的捷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党的领导干部,要学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政策,学习中央领导的重要谈话,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领导科学,学习法律法规、市场经济、行政管理等知识。领导干部在老百姓心目当中,是无事不会、无事不晓、无事不管的百事通,知识面一定要广。领导干部对各种知识,不一定都精通,但起码要知道一些基本常识。凡工作需要的知识,都要注意学习。领导干部多读一些古书,会受到很多启发。古书里的知识非常丰富,读多了便会修养品德、陶冶情操。好多古人喜欢读书写诗,高兴时读书写诗,不高兴时也读书写诗,以此来平静心态,调节情绪,抒发感情。这种文明的做法,是一种素质修养,也是读书多的结果。现在我们有的干部,高兴或不高兴时,都与酒为伴,一醉方休,甚至有的为此惹出好多麻烦。这与古人相比,远为不及。领导干部学习一些历史经验和古代文化,就会变得更为成熟练达。当然,对古代文化也要批判地学习和继承。
    知识和学问不都在书本上,更多的在社会实践中。书本知识是对社会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但不可能把所有的社会实践,全部概括出来。社会是变化的,历史是发展的。人类社会的百科全书,需要不同时代的人,连续不断地接力往下写。有的人是用笔写书,有的人是用事写书。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书文创作素材,将来也可能会有人提炼和总结。在此意义上讲,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是书文作者。古今书籍是有字之书,社会实践是无字之书。我们既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有字之书来自于无字之书,是无字之书的概括和总结;无字之书是有字之书的基础,是有字之书的创作素材。读书既要读书本,又要读人生。读人生包括读自己,读他人,读过去,读现在。人生是一部充满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无字之书。读自己,主要是指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成熟和提高。读他人,主要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观人之过,防己之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看到别人的过错,自己要引以为戒,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要虚心去学。外出考察学习,也是在读别人,学习他人的经验和长处。学习他人的经验,可以使我们借梯上房,登高望远;借鉴他人的教训,可以使我们减少失误,少走弯路。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走在一起,肯定有自己的老师。实际上“两人行就有老师”,甚至“没人行也有老师”。只要有心,人间处处是学问,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到好多东西。比如,出国考察或到发达地区参观,即使没有人介绍情况,走一走,看一看,也会有不少收获。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谈十年书”。要多与知识多的人交往,敢到鲁班门前去弄斧。只要勤于动脑,肯于用心,到处都有可学知识,就能不断地提高自己。
    社会是一本丰富多彩、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谁读的多,谁就收益大,提高得快。社会之书,不用花钱去买,是社会成员所共有。人类社会虽为无字之书,但却是知识的百宝箱,需要什么有什么。读社会,也就是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出去走走看看,都可以增加知识,开阔思路,但爱不爱动脑筋,收获大小会不同。同团外出,有的人是走马观花,游山玩水,只看热闹,看不出门道儿,不会有多大收获。有的人肯动脑筋,看到新鲜东西,都要想一想,问一问。看一路,想一路,问一路,会学到好多知识。再如,从县城到温塘,有知识、动脑筋的人,一路上能发现好多东西,想到好多事情,琢磨出好多道理。缺乏知识、不动脑筋的人,走上百遍,也是一无所获。社会之书,需要用心去读。爱学习的人,不只是读死书,还会读活书,即读人生,读社会,读一切有用的东西。只会读有字之书的人,是书呆子。生活中的一些反面教材,也需要认真去读。从摔过跟头的人身上,总结经验教训,也会增加知识,提高自己。

                             “全身投入,加工积累,刻苦勤奋,广览博学,虚怀若谷”

    记 者:刚才你详细地谈了为什么学和学什么,现在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就是就是怎么学了。
    赵新朝:怎么学的问题我们从五个方面来把握――全身投入、加工积累、刻苦勤奋、广览博学、虚怀若谷。
    全身投入。学习知识,是外界信息是对人体感知器官的反映。凡是人体能感知外界信息的各种器官,都是学习知识的工具。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鼻子可以闻,嘴巴可以尝,皮肤可以触,头脑可以想。这些器官对外界信息,都会有感受和体会,都能获取知识。在学习方法上,不能仅限于眼看耳听,要用全部身心读书学习。只知道用眼睛看书学习,获取知识的渠道太窄,就成了教条主义。全身的感知器官,都是学习的工具,要充分进行利用。
    加工积累。新学的知识,往往是分散的、零碎的、不系统的,但各种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好多事物的基本道理是相通的。对新学的知识,要用心去理解领会,深入思考,并使之与脑子里已有的知识,相互碰撞,消化吸收,结链联网,形成记忆,贮存起来。理解思考过程,是个加工贮存过程。新旧知识联系不到一起,容易丢失遗忘。积累需要加工,加工即为思考。学习要有悟性,用心感悟知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都是讲的知识积累。将学到的知识,加工贮存起来,成为自己的东西,随用随取,灵活运用。
    刻苦勤奋。学习是个苦差事,需要毅力和恒心。领导干部已过了在校学习的年龄,也不象学生时代那么单纯。工作很忙,时间很紧,压力很大,的确很难静下心来系统地学点东西。学习本身也枯燥无味,对干部没有多大吸引力。不怕知识少,就怕功夫小。学习要有钉子精神,时间需要去挤。没有大时间,但可以挤小时间。小时间挤多了,便会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领导干部的职责需要知识,必须自觉主动地挤时间学习。要把责任做为学习的动力,勤奋刻苦,积累知识,增加才干。
    广览博学。领导干部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与在校学生不同,跟专家学者也不一样。在校学生主要是学习基本知识,需要熟练掌握;专家学者主要是学习专业知识,需要精心钻研;领导干部主要是学习社会知识,需要广览博学。孔子讲“君子不器”,意思是说,从政君子不能成为一个定型之人,要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为政要通才,专家要专才。领导干部需要的知识面很宽,但跟专家学者搞科研不同,对某一专业知识,不一定学得多么精深。但需要博览群书,广泛地涉猎知识。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适合领导干部的学习。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领导干部尤其要注意知识更新,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的观念,新的思路。要拓宽学习的内容,不求精深,但必须广博,要懂得基本道理。
    虚怀若谷。学习的最大敌人,是自己的满足。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学习切忌自满自足。现在掌握的知识,只能适应今天的工作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会出现好多未知、未闻、未见的新情况,需要学习研究。就是明天的知识,也会继续地更新和变化。如果产生了自满情绪,学习上就不会再有进步。任何容器都可以装满,唯独知识的容器,是永远装不满的。永不自满的人,才能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不断地进步提高,适应领导工作需要。
    记 者:常言道“学以致用”,可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才是关键,对于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之间的关系你是如何理解的?
    赵新朝: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际工作。学到的知识不去应用,那么,学习就失去了意义。知识的应用就是实践。实践可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发现哪方面的知识不够,需要继续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越想干好工作,越是承担重任,就会越感到知识不够用。不停地学习,反复地实践,才能不断地积累和提高。要虚心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丰富实践知识和社会经验。只有这样,从事领导工作才会轻车熟路,领导水平、领导艺术、领导方法,才会有大的提高,平山县的各项事业,才会有大的发展。(完)

请点此将本文推荐给你的好友!  【打印本页】 【发表评论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