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腹地,辖8镇5乡,232个行政村,总面积650平方公里,人口49万,是驰名中外的"中国皮都"、"纺织强县"。
蠡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东距天津新港180公里、京九铁路20公里,西距京深高速公路、京广铁路38公里,距北京、天津150公里,省会石家庄120公里。朔黄铁路横贯蠡县东西,正在建设中的保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省级公路定河路,高标准的温留路、高蠡路、何蠡路等,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蠡县是一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宝地。蠡县早在黄帝、颛顼划野分州时就有地名建制,唐朝(622年)始置蠡州,明改蠡县,隶属保定府,延续至今。蠡县人杰地灵,春秋时期的鲍叔牙曾到蠡县游历,战国时期的孟尝君曾在此招贤纳士。这里是清初"颜李"学派创始人、著名思想家李恕谷的故里,是中国第一任国际奥委会委员、体坛宿将董守义,著名国画大师黄胄、著名作家梁斌等杰出人物的家乡。蠡县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25年建立党组织,1932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高蠡暴动",建立了中国北方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著名作家梁斌以此为背景创作了革命文学巨著《红旗谱》。蠡县人文景观丰富,有大宋台、影三郎、大百尺遗址、仰韶文化遗址、李恕谷墓等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名胜古迹。
蠡县是一片经济蓬勃发展、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沃土。改革开放以来,富有强烈经商意识的蠡县人,凭借千难万险、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三千"精神,抢抓机遇,奋发进取,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形成了鲜明的经济特色,造就了雄厚的产业优势,开创了中国北方民营经济发展的崭新模式,一度享有"南有温州、北有蠡县"的盛名。近年来,蠡县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建设"经济强县"为目标,以"纺织大县"、"皮革之都"为标准,强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深入开展"开放项目年"活动,大力发展纺织、皮毛皮革两大主导产业,发展新兴行业,建设四个强镇(蠡吾镇、留史镇、辛兴镇、百尺镇),抓好五大工业聚集区(纺织工业聚集区、皮毛皮革工业聚集区、县城工业聚集区、羊绒工业聚集区、橡胶工业聚集区),着力推进六项重点工作(两大产业、对外开放、项目工作、园区建设、城镇建设、优化环境),全县总动员,全民齐参与,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实现新的更大跨越。经过全县上下戮力同心、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色产业更加鲜明,区域品牌更加响亮,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形成了纺织、皮毛皮革两大产业为主,橡胶、造纸、特色农业等多业并举的经济格局。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9.2亿元,财政收入220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7元,同比分别增长9.4%、21.7%、11.5%。
蠡县是古老的,更是年轻的。它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如今,勤劳智慧的蠡县人民正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努力拼搏,奋勇争先,为全力打造"纺织强县、中国皮都、实力蠡县"而努力奋斗!
让世界了解蠡县,让蠡县走向世界。蠡县四大班子领导携49万热情好客、真诚守信的蠡县人民,以宽广的视野、开阔的胸襟、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热忱欢迎海内外有志有识之士以及在外地工作生活的蠡县籍人士踏上这片充满魅力、蕴藏无限商机的土地,探亲访友,增进友谊,参观考察,投资兴业。让我们携手并进,共谋伟业,大展鸿图,共创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