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走近蠡县-->蠡县简介
蠡县简介
  1、概况:蠡县位于保定市东南部,东临沧州,南接衡水,总面积650平方公里,人口51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辖8镇5乡,232个行政村,耕地66万亩。2005年完成GDP72.9亿元,财政收入22006万元,农
蠡县风光
民人均纯收入4457元,同比分别增长14%、21.7%、11.5%。

  2、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一是经济特色鲜明。①二产占绝对优势,一、二、三产比例为1:6.5:2.5,现有入统工业企业107家,总数列全市首位。②民营经济占主导地位,2005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57.6亿元,占全县GDP的79%;上缴税金2.03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92.2%。③纺织、皮毛皮革是两大特色产业,现有规模企业2000余家,入统工业企业77家,占入统工业企业总数的72%;2005年实现产值166亿元,占全县民营企业总产值的70%。其中,纺织业占42%,皮毛皮革业占28%。两大产业上缴税金1.57亿元,占民营企业上缴税金的77.3%。④工业企业主要聚集在 “一城三镇”(县城、留史、辛兴、百尺),区域内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70%。二是产业优势明显。蠡县199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纺织强县”,毛纺业被省命名为“全省十大特色产业之首”,皮革业被列为“全省22条农业产业链之一”,橡胶输送带产量占全国的1/3。2003年曾进入全省30强。目前,蠡县有三个国家级“品牌”:一是2003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山药之乡”,2005年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麻山药“原产地”产品证书;二是2005年11月28日,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授予蠡县“中国皮都”称号;三是2006年1月5日,启发纺织集团“启发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3、特色产业发展现状:①纺织业:主要聚集在以辛兴、百尺为中心的6个乡镇150多个村,常年从业人员6.5万人,现有纱锭19 .7万锭,规模企业408家,入统工业企业55家,销售收入超千万元企业48家,超亿元企业10家,全行业固定资产原值11.3亿元。2005年实现产值94.1亿元,上缴税金91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5%。1997年、2000年百尺、辛兴纺织工业区相继被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工业示范区”和“全国 乡镇企业科技园区”,2002年蠡县纺织业被评为河北十大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蠡县立足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产业改造升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实现了由低支纱向高支纱、由传统保暖型向功能时尚型、由中游端向终端产品的转变,防辐射毛线、防静电毛线、纳米毛线、消毒毛线等功能高端产品已占到全县毛线生产总量的30%以上。产品种类日益齐全,机织地毯、毛毯纱、胶带纱、棉纱等行业蓬勃发展,实现 了由单一毛线向多元化的转变。同时,通过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积极争取对外合作,南京长江毛纺、北京二毛
特色手工纺织品
、北京光华集团、新疆“八一”毛纺等国内毛纺业领军的大企业相继落户蠡县,壮大了产业实力,初步形成了纺织行业聚集高地,“纺织大县”初具规模。

  ②皮毛皮革业:主要聚集在以留史镇为中心的6个乡镇20多个村,常年从业人员4.5万人,现有规模企业1500多家,入统工业企业22家,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企业6家,全行业固定资产原值5.2亿元。2005年实现产值72亿元,上缴税金660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33%。留史皮毛专业市场被国家计委、国家内贸部确定为国家级皮毛专业批发市场,连续举办过六届中国畜产品暨全国皮毛交易会,目前上市皮毛品种130多个,日上市人员5万人,年吞吐原皮5000多万张,2005年交易额达38亿元。几年来,蠡县充分发挥留史皮毛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的优势,按照规范、整顿、提高的方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皮毛皮革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拉长,珍稀皮毛动物养殖发展迅猛,深加工增势强劲,传统单一的服装革已被鞋面革、裘皮服装、手套、箱包等多元化系列产品所取代,形成了以养殖、制革、裘皮、羊绒四大产业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2005年11月28日,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正式授予蠡县“中国皮都”称号,“中国皮都”成为蠡县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标志性品牌,皮毛皮革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③农业:农业在蠡县属于弱项,仅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0%,但优势非常明显。尤其是珍稀皮毛动物养殖、麻山药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较为突出。皮毛动物养殖2005年实现产值1.03亿元,现有鲍墟紫玉、留史伟亿等大型养殖场8个;麻山药产业发展迅猛,2005年种植面积发展到6万亩,居全国第一,预计今年将达到8万亩,相继被命名为“河北山药之乡”、“中国山药之乡”,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原产地”保护产品,标准化种植及深加工技术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近年来,蠡县根据农业的产业规模和发展现状,提出了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构筑四大农业产业带(麻山药特色产业带、珍稀动物养殖产业带、“草、牛、奶”产业带、无公害蔬菜产业带)的构想,以龙头壮大特色,以特色吸引项目,谋划实施了大洋集团万亩土地整理及麻山药深加工、河北伟亿水貂养殖等一批产业化龙头项目,大洋食品、众康奶牛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绿参”、“八方地”、“庆丰”等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农业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日益明显。

  ④橡胶业:橡胶业以蠡吾镇兑坎庄村为中心,主导产品为输送带。全县共有橡胶企业31家,其中14家获得ISO9000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橡胶输送带产量达450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8亿元,销售收入7.8亿元,上缴税金1200万元。

  ⑤棉纺织业:主导产品为毛巾、棉布(纱)类。毛巾行业形成了小汪及周边20多个专业村、年产毛巾3亿条、产值2.3亿元的产业规模;棉布行业以小陈、城关、林堡、辛兴等乡镇为主,涉及全县10多个村,加工企业67个,年产量近5000吨,产值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