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腰鼓
  高邑腰鼓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系陕北腰鼓向全国辐射、流传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经50年的发展演化及加工改造,已形成地方特色鲜明、独具一格的民间艺术。
  高邑腰鼓原为大型战鼓的配鼓,与钹、钗等民族乐器地位相同,在一些社火、喜庆活动中和大秧歌同台演出。到60年代,正式与大鼓、秧歌分离而单独存在,而上升为主导地位,大钹则成为它的配器。
  高邑腰鼓鼓身细长,双头幔面,尺度与形状和陕北腰鼓大同小异,左跨腰间。演员服饰为古代兵勇服装,色彩各异,裤褂均辍饰云头花纹,彩绸包头而成英勇巾,腰系稠带兼起固定腰鼓的作用,给人一种威武雄壮而醒目夺人的感觉。
  高邑腰鼓以阵容庞大、齐整划一而见长,鼓点均由指挥随机而定,连续变幻。基本动作为鼓槌挽花、队行变化、跳跃击打、分组对打等多种。
木板书
  木板书是传统曲艺种类之一,流行于清代,在咸丰年间(1851-1861)最为兴盛。当时由穷人学唱后成为沿街乞讨、养家糊口的一种手段,后经历代艺人反复加工,演化为一种艺术形式。目前主要活动地域是在山东、山西、河北平原和太行山麓。
  木板书表演不用其它乐器伴奏,只用一副木板和一面扁鼓即可。可以由一人说唱,也可以由二人对唱,形式独特简便,特点是文雅端正、吐字清晰、腔正韵圆,为观众喜闻乐见。
  任县艺人常小友与武书芹夫妇、孙小路、曹少峰、张明芳等为这一艺术的传人。他们演出的剧目主要有《七女配》、《刘公案》、《杨家将》、《水浒传》、《彭公案》、《包公案》等。
十不闲
  十不闲,原为凤阳花鼓,后渐与莲花落融合,称为"彩扮莲花落",清末也有称十不闲为"太平歌词"的。它来自于凤阳花鼓,流传范围很广。
  十不闲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常以花会面目出现。表演时由一人操作,演员手打脚踩,可谓手脚不什闲,故名十不闲,又称什不闲。
  十不闲在各地表演形式不同,大致分三种类型:说唱型、戏剧型、歌舞型。据统计,十不闲有说唱型7篇,戏剧型5篇,歌舞型5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