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落子
  落子,由于是南皮人自己的艺术创作,特别受到当地人的青睐。 据传,落子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了,而杨八庄子的梅派落子则早在清雍正八年(1730)左右就开展了活动,落子的兴盛期是在清末民初。起初,落子的表演形式,演员的增减,服装头饰的更换,要完全依据人物、内容的需要而定。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落子已成为同等数量的男女青年表演的集体舞。
  南皮落子从内容上看,大都表现为男女爱情和人民生活,并多在春节期间排练演出,表达人们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
  南皮落子的角色为"鞭"、"板"、"扇"。"鞭"为男性动作,"板"、"扇"为女性动作。落子有文、武之分。文落子,当地人也称"小风流儿"。表演时是把几支民歌连起来边歌边舞,演唱的民歌多达30余首,最常用的是《放风筝》、《茉莉花》等。在道具的配备上是"鞭"、"板"、"扇"的穿插配合。有时,也单独用"扇"表演,显得自然干练,流畅大方,细致入微。武落子是在文落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地人也称"大风秧歌"。表演时只用"鞭"和"板",不用"扇"。南皮落子由于吸收了民间武术和古典戏剧的一些表演特色,所以表演时热烈健壮、欢快豪爽。
炮打五只船
  "炮打五只船"流传于新乐县的香城村,由五人各架一只小船联结成一条大船进行表演。当表演达到一定火候时,三声炮响,在烟雾的笼罩下,大船分成五只小船,独立起舞,从而把舞蹈推向高潮,故名炮打五只船。据传,炮打五只船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从定州、邢州传入香城,距今已有140年的历史。每逢春节它便活跃在民间舞队之中。
  炮打五只船,最初是由4只小船和1头小毛驴联结在一起组成一条大船,骑驴的表演者扮彩旦,在4只小船中间做逗趣、滑稽相,以烘托气氛。后来为了演出方便,艺人们又将小毛驴改为一只比其它船短66厘米、窄15厘米的小船,使整体更加合理,从而成为现在所见的炮打五只船形式。
  炮打五只船唱词和曲调无一定规范,全由架头船的"渔翁"随意决定。一般是,头船领唱一句,其他人接唱第二句,或大家合唱一句。演唱的形式和跑"圆场"的时间也由头船灵活掌握。炮打五只船的角色:一号船扮为"渔翁",五号船扮为"彩旦",二、三、四号船扮为"花旦",5名赶船者均扮成"丑"角。
  炮打五只船的音乐唱腔采用民间曲牌和河北梆子腔。唱腔按舞蹈的情绪变化分为小曲小调、专腔专调两种。小曲小调以《茉莉花》、《渔翁乐》为主,专腔专调指的是河北梆子腔,多唱《西厢记》中红娘与莺莺的对唱,莺莺与张生的对唱。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笙、笛、唢呐以及锣、鼓等打击乐。打击乐一般在跑船或赶船者推船时使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