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平跷 |
|
地平跷产生于顺平县,流传遍及满城、望都等邻近诸县,是一载歌载舞的广场艺术。它源于"寸跷"(即脚踩矮跷),经老艺人冀连三、邓金河等人长期实践,于抗日战争时期,放弃踩跷而改为双脚着地而舞,将踩跷时自然显现的颠、颤化为有意识运用的舞蹈韵律,并且根据不同行当的身份、年龄,创造出符合其个性的多种颠、颤步法,但仍保持踩跷动律、神韵,从而构成地平跷的艺术基本风格。
地平跷表现形式也灵活多样,既可因袭寸跷的传统形式反映旧地风貌,又可以崭新的形式表现时代生活。其传统表演形式有二:在进行中表演叫做"踩街",以红火、整齐为准;在固定场地表演时叫做"打场",以歌舞并重为特点,并加入一些情节表演。
地平跷在表现传统形式时,一般由8至10人组成一个舞队。其中"老追"1人、"老坐子"1人、"挑趟"2人、"姑娘"4至6人。老追扮如方中丑、执蝇帚或布掸子,是舞队的喜剧角色。老坐子扮如青衣或彩旦,端庄中含泼辣,与老追为一对,在场上表演双人舞。挑趟扮如短打武生,执霸王鞭,勇武矫健,潇洒飘逸。姑娘均扮如花旦,左手执绢,右手执扇,矫健欢快,翩翩起舞。"地平跷"旧时为男扮女,现在已变为少女的集体舞,并以其独特的风貌,成为河北最具特色的四大舞种之一。 |
|
|
|
|
盐山武术扇舞 |
|
盐山武术扇舞是一集体舞蹈项目,少者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由男女各半组成。男演员古代武士打扮,持单刀、武钢鞭等武术器械,舞蹈动作有箭步、弓步、仆步、歇步、垛子、旋风腿、侧空翻、前空翻等武术身法和步法,洒脱大方、刚劲有力、舒展朴实;女演员古代少女装束,手持稠彩扇,舞蹈动作有扭腰、大转身、袖子步等,潇洒流利、飘飘临风、婀娜多姿。在民间管弦乐的伴奏下,边舞边唱,给人以明快、高雅之感,为群众喜闻乐见。
盐山武术扇舞的传统剧目主要有《下棋》、《小天台》、《妓女悲秋》、《尼姑思凡》等。1949年后,又增加了反映人们生产、生活的《织蒲席》、《茉莉花》、《放风筝》等剧目。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以自身的魅力引起人们的关注。 |
|
|
|
|
高邑太平车 |
|
太平车属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形式,这一艺术至少在清代就在民间社火及庙会活动中广泛流行。太平车来源于古代的推车游艺,参加人数由推车的1人表演发展到2人队上表演。其道具类似旱船,以木条装成长方形框架,除两只手扶的车把外,其周边均以布包严,两边布围对称,墨绘车轮,凉棚也用彩绸幔顶,坐车者多为青衣,拉车者为花旦,推车者苍头打扮。表演时,坐车者双肩膀架车,除上身外腰部以下全为布幔遮掩,花旦以一根彩绸拉车在前,而老汉则在后双手扶把推车。
太平车表演者多演唱一些小曲或民歌小调,答问、轮唱、合唱不拘。舞蹈当中有上坡、下坡、车陷、跨河、绳技、搭钱等诸多套路,表现具有强烈的生活化情趣,最引人注目的为推车汉的扭胯掉腚动作,花样翻新,亦庄亦邪,令人捧腹。加上锣鼓等一些舞场乐器的配合,往往会成为众多社火及商会表演的主导节目。太平车既适于沿街行进,又长于场地表演,几支太平车班相遇,则相互竞技,一争高下,热闹无比。
20世纪70年代末,高邑县对太平车进行了挖掘改造,并创作出《嫦娥游神州》等节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