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莲池书院法贴
  保定莲花书院为中国著名书院之一,又称直隶书院、保定书院,因坐落在保定古莲花池园林的西北角而得名。它地处畿辅首善之区,始建于雍正十一年(1733),为清廷重臣直隶总督直接掌握,长期作为直隶文化、教育的中心。清道光十年(1830),直隶总督那彦成将其家藏唐以来名贤墨迹和旧拓怀素《自叙帖》、褚遂良《千字文》、颜真卿《千福碑》、米芾《虹具诗》、赵孟兆页《蜀山图歌》、董其昌《云隐山房题记》及《书李白诗》等摹刻于保定莲池书院,取名《莲池书院法贴》。刻石原嵌于莲池书院南楼壁间,意在为后学者观摩。历时百余年,书院南楼已杳然无存,刻石现嵌于高劳轩两侧之庑廊,但因年久风化,字迹大都残缺不清,可辨认者,仅存廖廖,原刻石面目已不复见。
南宫碑  南宫碑,全称"重修南宫县学碑",原坐落在邢台市南宫县文庙泮池之侧,现存南宫市政府院内。南宫碑建造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通高2.4公尺,碑额篆书阳刻"重修文庙碑记"六字,楷书碑13行,共650字。
  南宫碑为清末名噪文坛的"桐城派"学者张裕钊撰写。张裕钊,字廉卿,湖北武昌人。清咸丰元年(1851),考中举人,得授内阁中书。后来,放弃官职,致力学业,历主金陵、武昌、保定莲池书院等讲席,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卒于西安书院,终年72岁。张裕钊不仅学问上卓有成就,而且在书法上造诣颇深,南宫碑是张裕钊64岁时的作品。
  南宫碑字体结构里圆外方,挺拔劲健,别具风格。每字横笔和竖禾相接围转之外,方中带圆,颇有丰神。圆中见方,内藏筋骨,使每一个字都显得既充实又有余韵,基本上达到了"柔峻相兼、融而化之",所以,旧志称南宫碑"文字双美",拓本风行海内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