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武术  沧州民间武术,约有50个拳种。兴于明,盛于清,至清朝乾隆时期武术之乡已形成,至清末已声扬海外。新中国成立后,沧州武术得到复兴,各市、县乡、镇设有培养武术人才的拳社、武馆、武校、体校、武术队,一些中、小学校也设置了武术课程和武术操。全市境内,习武者达数十万人。1985年河北省体委正式命名沧州为"武术之乡"。沧州武术中,现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有八极拳、劈挂拳、燕青拳等。

  八极拳:全称开门八极拳。为中国四大拳种之一。八意为阴阳,极意为巧妙变化趋于极远。八极拳法始于沧县孟村镇(现以成为回族自治县),于清雍正五年至十年由两云游武林高手传于少年拳师吴钟,学成后吴钟独闯少林而名扬江南,以胜清恂勤郡王爱新觉罗·允 而誉满京华。八极拳发力刚劲、爆烈骤变,跃进中以势险而夺人,进击中以节短而取胜。八极拳法已传11世,遍及华夏,涉及十数省、市、自治区,还传至日、美等国家和地区。
  劈挂拳:全名通备劈挂拳。此拳法由两支传入沧州境内。一支是清乾隆40年(1775年)左右,一韩姓道人传与盐山县大左村民左宝梅,后传至马英图;另一支是清朝末年宫廷武卫南皮县郭大发传于赵世奎、郭长生,1928年马英图与郭长生交流后对劈挂拳予以完善发展和改编,使沧州两种劈卦拳合为一体。现沧州劈挂拳分三种情况流传:一是左宝梅一支,在盐山一带流传,已传九代;二是郭大发一支,在沧州市区,已传六代,并传及许多省、市、区和日本;三是马英图综合改编的一支,在陕、甘、宁等地流传。

  燕青拳:又名颜青拳、秘宗拳、迷踪拳、弥祖拳、迷踪艺。据拳谱序载此拳术由嵩山少林寺和尚紧那罗所创。此拳的传人尊孙通为一世祖师,孙通之徒分五支传艺。其中,沧州孙庄子陈善一支传人最多,功深名震者亦广。陈善刀技称绝,时称"赛胜英",又精擒拿点穴之术,至今已传八世。东光县安乐屯霍恩弟霍氏一支,自东光县移居静海(今属天津市小南河村),霍恩弟传子霍元卿、霍元甲、霍元栋。霍元甲广撷多门之艺,改称迷踪艺,霍元甲之子去东南亚传艺,使此拳在东南亚颇有影响。燕青拳法内容丰富,技术全面,姿式优美,快慢有度,潇洒大方,招术科学,老少皆宜,健体又防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