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点一滴看差距
——运河两岸冀鲁经济环境调查
|
|
(记者张涛、范世辉)20年前,山东省的乐陵县、宁津县的不少村民跑到河北邻近县来讨饭吃,如今,河北却面对快速发展的山东经济望而兴叹!是什么促成了山东的超常规发展?近日记者对运河两岸河北、山东十几个县市进行了采访调查,发现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蕴涵着冀鲁两地在经济发展环境上的巨大差异。
同样背景山东蔬菜却搞得红红火火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运河沿岸的山东德州、武城、临清等许多市县,由于政府的有力支持,近几年都纷纷建起了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交易红红火火。而河对岸的我省不少地方,蔬菜种植却发展不起来,不得不去山东“进口”。
在临西县惟一的一个蔬菜市场,几个卖菜的告诉记者,他们这个市场有上百个摊点,每天卖出的3万斤蔬菜,可是绝大部分菜都不是本地的,而是来自山东临清,虽说当地姚楼村和容潭村有20几个大棚种着黄瓜、西葫,可菜太少,供不应求。
既然有这么大的市场空间,当地的蔬菜种植为何发展不起来?记者来到临西县容潭村,采访了当地的蔬菜种植大户王光岱。他对记者讲述了当地发展蔬菜大棚的历史:1994年,县里组织农民种大棚菜,当年全县就发展了270多个,可是由于技术不行,多数种植户因赔钱陆陆续续不干了。到目前,全县的大棚一共百八十个,每天出的菜只是当地市场的一个零头。他说,当地发展大棚菜突出存在的是技术和资金问题,可是近几年县乡领导换届频繁,很少有人实实在在抓这件事,最终导致当地菜市场被临清产的蔬菜占领,菜商们每天起大早到十几里路外的临清蔬菜批发市场去进菜。
为了弄清临清蔬菜种植发展的原因,记者来到临清市,发现当地政府对蔬菜种植、交易非常支持。在位于临清市城南的蔬菜批发市场,记者看到摊点坐落整齐,交易十分繁忙。据几个菜商说,当地政府部门对蔬菜种植不但提供发展大棚种植资金,几乎天天还有技术员下乡提供技术。种植的时候也不用交什么这费那费。同时市场政策很优惠,除了应交的工商税收外,每天只交一元钱的市场管理费。
河北农民情愿把农产品卖给山东
走访中,河北老百姓告诉记者,他们宁可把自己的农产品卖到山东也不卖到当地,因为山东人对外地人特殊照顾,出的价格高又不查车,还有各种优惠。
景县碱场王村民告诉记者:“我们卖棉花什么的都到山东去卖,人家那边一见是河北过去的,特殊照顾不压斤秤,同样的棉花质量在山东的卖价也好。当地交警部门看是外地来的,从不查车牌照,也不交什么费。咱们老百姓买车一般只是农用,不上牌子,如果到本地卖的话,还没到县城车就被扣住了。没人敢到咱们当地去卖。”一位司机告诉记者说,山东人不像咱们景县查车查“外地人”的,他们查车专门查“本地人”的,给外地人开绿灯。河北司机开车去山东,什么都不用带,无牌无照也没事,只要带上身份证能证明是河北人就行。
河北人到山东卖东西,走到哪儿都受厚待。东光县找王镇党委书记吴向东告诉记者,一位老百姓去德州卖蔬菜,由于是刚刚买车驾驶技术不好,在十字路口闯了红灯,被当地的交警截住。当交警知道他是去卖菜,开车不熟练时,让他坐在车上,亲自驾驶着车把他送到蔬菜市场,感动得这位老百姓热泪盈眶。
故城县建国镇近几年大力扶持蔬菜种植,已经发展两万多亩。然而镇党委书记赵光宇不无忧虑地说,许多菜农从不到县城卖菜,而是把菜运到对岸的山东德州市、武城县交易,繁荣了人家的市场。因为到山东市场卖菜不管装车大小,进了市场只收一元钱管理费。而在当地市场则按车上的装包数量交纳管理费,一个包就收一元,一般的车装五至七包,权衡之下相差五、六块钱,菜农当然愿去山东卖菜了。
投资经营者纷纷放弃河北在山东安家
记者发现,近几年来很多好的项目纷纷落户山东,原因就在于山东比河北在招商引资上政策优惠,不惜投入。
东光县找王镇党委书记吴向东告诉记者,波司登羽绒服是全国著名的品牌,前几年,公司想把其利润低的生产线转移。他们先到沧州市进行了考察,然后到山东德州考察,经过比较,还是选择了德州。为什么?因为德州有优惠的政策,允诺企业一入驻便给1000万元的安家费。可是沧州就没有这样的优惠条件,所以人家不肯来。
同样,每年能给德州创造1000万元税收的皇明太阳能公司,入驻德州时情况类似。当初德州之所以能把皇明太阳能吸引到德州安家,靠的也是优惠的招商措施——德州德城开发区无条件给皇明太阳能公司一个400平方米的大车间。
一位乡党委书记说,这种给安家费、给经营场所的吸引外商的做法在河北很难行的通。一般人谁也不敢给。如果这样做了,不但不会有人说好,还可能会有人说三道四、说当事人在中间吃了好处。河北人要想赶上山东人,发展经济的观念如果不转变,恐怕是一句空话。
河北人远赴山东请客商吃饭
在我省的景县、东光、临西等地采访时,一些干部群众说,由于餐饮业跟不上,河北的企业、单位等来了客人后,却要到临近山东的县市请客吃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记者曾几次到位于山东德州的“美利华饭店”、临清市“银都饭店”、“福荣大酒店”等稍有名气的饭店观察采访,发现晚饭时间这里的停车场上有一大部分车挂的是沧州、衡水、邢台的牌照。谈到为什么舍近求远去请客吃饭,一位河北的企业负责人说,这里的饭菜齐全,各种档次的都有,而且同样规格的饭菜在这便宜不少,服务质量也比当地强。所以朋友聚会或招待外来客商,一般都来这里吃饭。
据临西县河西镇镇长王振乾说,前年,哈尔滨一家轴承厂到他们镇考察,准备投资建分厂,后来又考察了河对岸的临清市烟店镇,最后还是选择在山东临清投资,任凭他们提什么优厚条件都没能把企业留住。临走老板撂下一句话:“面貌像农村,吃饭得过河,我们实在不愿留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