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荷英,女,汉族,中专毕业,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出生,河北沧州人。一九七九年参加工作,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第八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河北省青年联合会常委,河北省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现在河北省河北梆子一团任领衔主演兼名誉团长。
许荷英于一九八七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同年分配至河北省梆子剧院一团至今,进入省梆子剧院以后,在名师的指点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逐渐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她和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同台合作十余年,受益非浅。一九九八年,许荷英以《梦蝶劈棺》、《夜宿花亭》、《翠屏山》三出折子戏夺得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许荷英同志从艺二十多年来,视河北梆子艺术为生命。心高志远,对艺术精益求精,锲而不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姊妹艺术的演唱优势,努力创造革新河北梆子声腔演唱艺术,已形成了一种既有剧种特色,又富时代美感的新型演唱风格,受到专家、同行及观众的高度评价,是当前该剧种的代表人物。
“德艺双馨,回报人民”,这是许荷英同志在2000年的中国文化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的题目,看似简单,可真正做起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用许荷英同志的一句话说:“要真正做到德艺双馨最根本的是不要只挂在口头上,而要在行动上用艺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她说到也作到了。她是一个农民的女儿,从艺二十多年来,曾多次获得全国和省级大奖,现在已成为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获得者。多年来,许荷英同志一直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演出活动,如随省领导赴贫困山区慰问,慰问孤寡老人、革命军烈属、武警消防官兵,以及为各部门做宣传工作。她不论条件好坏,不问有无报酬,历来都是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场演出。
一九九八年初,她带领全团同志一起,响应党文化下乡的号召,深入河北各县市及太行山区的乡镇农村演出,一年下来演出共一百八十三场。由于任务繁重、条件艰苦,几次严重高烧,声带累出“小结”,但她边输液边演出,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国庆期间中国剧协组织“梅花奖”演员慰问九江抗洪英雄集体“硬骨头六连”。由于水土不服,加上连日的奔波演出,口腔溃疡引发高烧,饭水难咽。中国剧协的领导让她休息,但她硬是坚持着为官兵们演出了一场精彩的节目,受到部队官兵的交口称赞。一九九九年,经过群众的选举,领导任命她为剧团团长。她说:“我最大的心愿是给我一块地毯多塑造几个舞台艺术形象,但既然领导和群众让我当这个团长,就一定要当好”。紧接着就带领全团同志投入了排练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献礼剧目《尧天舜日》的工作。并于一九九九年九月份带着河北人民对祖国生日的祝福,晋京参加了建国五十周年献礼的演出,受到了北京观众及中央首长的高度评价。
她既担任领衔主演,还要亲自联系演出,并且有大量的行政事务,有时身心累的真是难以承受,但从没提过任何个人要求,当时她每月只有差额工资300多元,但在演出分配上从不比大家多拿一分钱,而且要支付联系业务的电话费。在剧团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她还为排演新戏垫支费用。如果她要弃艺从商或转移歌坛。可能获得比现在高的多的经济收入,但是她没有。她无怨无悔地与河北梆子艺术荣辱与共,与广大群众同甘共苦。她说:“把自己溶入所热爱的事业中是非常幸福和满足的,如果只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那得到的只会是苦恼和孤独”。
她顾全大局,心系观众,有次省文化厅在驻某部队组织慰问演出,有位主演因固缺席,急需人“救场”,荷英同志得到消息后,立即打的赶到现场,使演出顺利进行。受到了省厅和部队官兵的赞扬。
她认为要想做一名德艺双馨的优秀演员,还要做到谦虚、谨慎,团结群众,绝不能自命不凡唯我独尊,还要认识到艺无止境,只有把艺术作为自己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
几年来她多次赴日本、法国、意大利、希腊、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受到外国朋友及戏迷的热烈欢迎,也为中国古老的戏曲艺术走向世界,为让世界了解河北和开拓国际演出市场,做出了积极贡献。
她参加工作以后,先后排演了大小几十个剧目,塑造了很多性格各异、行当不同的人物形象,她的代表剧目有《杜十娘》、《窦娥冤》、《李慧娘》现代戏《玛丽娜》、《夜宿花亭》、《梦蝶劈棺》、《翠屏山》、《尧天舜日》、《大都名伶》。其中大部分剧目被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石家庄市电视台多次播放,受到普遍的好评。成为观众非常喜爱的一名优秀演员和省直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并荣获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由于她在艺术取得显著成就,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主要有:
1986年获得全国首次戏曲现代戏唱段征集优秀演唱艺术奖。
1986年获华北西北七省市地方戏曲汇演表演一等奖。
1993年获文化部全国梨园杯戏曲现代戏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
1993年获河北省首届河北梆子青年演员比赛一等奖。
1995年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配角奖。
1995年获第六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
1997年获第七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
1998年获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8年获河北省第二届河北梆子青年演出比赛一等奖。
2000年获第八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
2000年获全国第二届戏曲歌邀请赛最佳演唱奖、最佳作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