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给我国医药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入世有利有弊,利大于弊。
医药行业是国内兴办合资企业较早的行业之一,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指导医药行业跨世纪发展的基本原则,医药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得益于对外开放。截止1997年末,我国医药行业已有三资企业1790家,协议投资额55.7亿美元,其中外资金额27.5亿美元,世界医药业排名前10名的制药公司都在中国投资建厂,这些三资企业的建立,不仅引来了资金,还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管理经验。三资企业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GMP改造,还提供了新的管理机制和生产经营方式,使我国医药行业快速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加入WT0,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对国内企业来说,一是随着WT0成员国关税的降低,为我国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出口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参与国际竞争;二是生产医疗器械需要的进口元器件价格的降低,将促使我国产品生产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三是成员国之间减少非关税壁垒限制,例如某些国家要求严格的关于我国出口商品公证、质量公证、使馆公证和卫生部注册等手续,均有利于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到世界各地。总之,加入WT0对医药行业而言利大于弊,有利于我国产品出口。
(一)医药企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和空前剧烈的分化、调整、重组的新时期,企业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进程会大大加快。这一进程所带来的结果是:一方面,企业向大型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竞争、重组和对一些中、小企业的兼并,逐步形成为数不多的大型制药企业。这些企业实力雄厚,生产的产品多样化,但以生产大品种的普药为主,对大品种的普药形成寡头垄断。由于有地理环境、地域规模化、劳动成本低等较好优势,能够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优势进行抗衡。所以国外的企业往往是通过向这些企业出卖技术或以技术合资等方式来赚钱,而主要不是输入同类的药品来获利。因此,这些企业对满足我国对大品种普药的需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大量的中小企业能够与大企业同时并存、竞相发展。这些企业或以独特的品种优势、或以独特的技术优势、或以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或以独特的营销优势而独具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大企业与小企业的互补发展,共同为满足我国基本药物的需要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有专利保护的国外品牌新药将一统天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知识产权的保护将得到更严格的实施。仿冒专利期内的药品将是违法的行为。而研制一类新药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例如,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寻找一种真正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通常需要8—10年的时间和1~2亿美元的投资。显然,中国医药企业很少有能力进行这种新药的开发。中国医药企业将不得不研制专利到期的“二手药品”,这种药品竞争性强,利润低。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办大事的优越性,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有效的、密切的合作,以研究和开发传统药物(中药)有效成分作为发展方向,在新药开发领域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三)合资企业将有进一步的发展。专利到期的药品可以仿制。因此,一旦一个专利药品到期,随着大量的仿制企业的出现、仿制产品的增加,价格很快就降了下来。但是,专利权人仍然掌握着产品的技术和诀窍的优势,面对众多的仿制企业,在技术分享方面一般会采取两个措施,一是技术转让,即通过有偿转让和贸易的方式输出技术获取利润;二是技术合作,即通过技术投入,采用合资或合作的方式来分享经营成果。究竟采用哪一种措施,就要看哪一种方式对专利权人目前的和长远的目标更有利。一般来说,新药的专利保护期为20年,扣除研究开发的10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就10年左右,如果是一个好的产品,专利到期时应该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中成熟期的前半部分,专利到期后,随着产量的增加,价格的下降,产品处于快速的普及期,在新药向普药的转化过程中,由于量的增加,仍然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但由于竞争的加剧,此时大规模投资的风险加大,因此,专利权人往往会采用技术合作的方式,既可以减少大规模的投入,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利用别人的资源优势获取长期的利益。鉴于此种考虑,专利权人往往会在目标市场的区域内寻求合作伙伴,在目标市场内建立起合资企业,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人口逐步步入老龄化的国家,中国的医药市场将蕴含着无限的商机,也是国外企业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的主要目标。所以,合资企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中国医药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将加快。推进这一进程的动力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内企业的竞争推动了技术进步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使得资源的配置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最后,降低成本的空间只能取决于技术进步,谁的技术水平高,谁的成本就低,谁就最终能赢得市场;二是国外技术输入的速度会加快。国外具有技术的比较优势,根据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国外必将对我国输入技术而获取利益。
(五)中国加入WTO对医药企业的启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一时的策略,而是战略性的决策。面对这种大趋势,中国的医药企业能够做很多事,而且也应该做很多事。首先,要认识到这是一次大的战略转变。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很可能会有很大的发展。如何适应这种形势,并且在这种形势下重新考虑和定位企业,需要进行战略性的思考。方向是个大问题,方向的错误并不会对眼下造成很大的伤害,但一旦意识造成伤害时,是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去弥补的,有时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其次,要把与外商合资和技术进步放到同一高度去考虑。资金与技术相比,企业缺少的是技术,品种与资金相比,缺少的是良好的产品品种。我们的很多企业已深切地认识到了技术引进的重要性。而一谈到与外商合资,则往往偏重于把外商的资金引进来。要把合资是为了引入资金上升到是为了引进技术、引进品种、调整产品结构的高度来认识。通过合资、合作的形式调整产品结构。一方面可以加快我们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技术水平低甚至技术失败带来的风险。厂房建成了,设备就位了,可就是因为技术水平低而开不了工或成本很高亏损严重,这样的教训应该汲取。同时,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来发展也是企业走规模化道路的捷径。最后,要加快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要加快,中国进入了世界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必须要进入世界市场。走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就是不仅要把我们的产品卖出去,还要把我们的企业推销出去。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其经济发展模式总有互补性。只要找准了互补的空间,我们的企业就一定能够发展壮大起来。(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