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电(记者王金涛 江山)
河北省企业家蔡东晨最近指出,泡沫经济并不只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单个企业中也可能出现“泡沫”;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最佳模式是“软着陆”,企业自身发展也应追求“软着陆”。
1997年8月,河北制药、石家庄市一药、二药、四药这4家企业强强联合,组成了石家庄制药集团公司。自此石药集团异军突起,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2000年集团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比1997年增长了147.6%、111.8%和101.1%,迅速成长为国内第三大制药企业。
然而,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却对企业的高速发展感到一丝忧虑:企业发展过快,就可能产生“泡沫”,从而导致市场判断失真、决策不冷静。他列举了企业自身发展中出现的三种“泡沫”:
其一,企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管理不科学。石药集团4年间迅速扩张,兼并、收购了一些企业,新增职工近4000人。这些新职工没有经过良好的培训,对石药文化没有足够的认同感,而企业领导一味地抓发展速度,忽视了对新职工的教育,以至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一些质量事故、工伤事故和工作作风懒散等问题。工人不遵守操作规程,领导不按照规定严格管理;各项指标分解下去后,个别子公司甚至为完成任务而掺假,比如该提的折旧不提,该摊入成本的费用不摊,导致利润虚高。
其二,速度过快动摇经营思想。企业为了追求速度,很可能把目标当战略,把过程当结果。企业领导人的目标往往是营造中国的知名品牌、建设中国的著名工程,其实这都是过程,并不是企业的战略和未来定位,二者的实质是不一样的。企业必须根据市场情况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在制定正确战略的前提下加快发展,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投资。
其三,速度过快带来较大风险。曾经有人向蔡东晨提出,石药若想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必须涉足房地产、宽带网、有线电视网等领域。但蔡说,石药面临的问题不是发展速度慢,如果急于扩展不熟悉的新领域,就会有较大风险。目前石药还没有能力广泛地跨行业经营,必须继续集中精力做好药;但在制药方面,石药尚存在不少劣势,一些药品销售收入远不如其它制药企业。这不是企业没有跨行业经营造成的,而正是企业铺摊子过大的结果。
蔡东晨说,企业发展当然要追求高速度,但必须挤掉高速度产生的“泡沫”,必须“软着陆”。为挤掉“泡沫”,石药集团从今年初进行了体制改革,强化了母子公司间的资产纽带关系,整合了产销关系,将河北制药、二药、新华公司和制剂销售公司重组为制剂分公司,构建了产供销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主体;按产品特点进行专业化分工,减少了子公司间的内耗,形成了完整的产品链。(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