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历史沿革:

    汉高帝四年(前203)始置东光县。时属幽州渤海郡。汉章帝建初四年(79)东光县改隶乐成国。汉和帝永元七年(95)还属冀州渤海郡。

    三国时期东光为魏国地,隶属冀州渤海郡。

    西晋时期东光县初属冀州渤海国。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废国改郡。晋武帝太康十年(289)改隶冀州国。晋惠帝太安元年(302)还属冀州渤海郡。

    南北朝北魏时东光属冀州渤海郡。魏文成帝太安四年(458)渤海郡郡治迁至东光县城。东魏时(534-550)东光县仍属冀州渤海郡。北齐、北周时东光均属渤海郡。

    隋代东光县初属渤海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改隶冀州。开皇九年(589)置观州,东光县属观州。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废观州,东光还属冀州,大业三年(607)改隶平原郡。

    唐代高祖武德四年(621)置观州,东光县隶属观州。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废观州,设河北道,东光县隶属河北道沧州。唐德宗贞元二年(786)河北道设景州,辖东光县。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废景州,东光县还属沧州。长庆二年(822)再设景州,东光县复属之一。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又废景州,东光县属沧州。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复置景州,东光县遂属景州。

    五代时期东光县皆属景州。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东光县改隶沧州。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东光县改隶河北东路定远军。真宗景德元年(1004)定远军改称永静军,继辖东光县。金初永静军升为景州,东光县为其所辖。金卫绍王大安年间(1209-1212)更名观州,仍辖东光县属河北东路。

    元代世祖至元二年(1265)改观州为景州,属河间路,辖东光县。

    明初东光县为京师省河间府所辖。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七月废东光,并入阜城县。

    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复置东光县,属河间府景州。

    清代世祖顺治五年(1648)设直隶省,东光属直隶省河间府景州。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升河间府沧州为直隶州,增领东光县。雍正九年(1731)东光县改隶直隶省河间府。

    1913年东光县属直隶省渤海道。1914年东光县属直隶省津海道 。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东光县直属河北省。1937年划属河北省第八督察区。1937年9月日军侵占东光县城,东光县遂沦陷。

    1938年8月东光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冀南第六督察专员公署。1941年初东光县属冀鲁边区一专署。

    1944年1月冀鲁边区同清河根据地合并,组成渤海区。同年4月东光、吴桥、南皮三县合并建立东南吴县,属山东省渤海行政公署一专署。同年9月以东光通往南皮县黑龙村的日伪公界,又将东南吴县划为2个县。公路以北为东南县,公路以南为东吴县。1946年2月东光、南皮、吴桥三县恢复原建置,东光县仍属山东省渤海行政公署一专署。1949年8月山东省渤海行政公署一专署改称沧南专区,继辖东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省于1950年5月撤销沧南专区,东光县划属山东省德州专区。1952年11月7日东光县划归河北省,属沧县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沧县专区,东光县改属天津专区。同年12月20日天津专区撤销,遂归天津市辖,同时撤销东光县并入交河县。1961年5月23日设沧州专区,同年7月9日东光县恢复原建置,隶属沧州专区。1970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继辖东光县。

    杰出人物:

    孟 观:字叔时,西晋冀州渤海郡东光人。时任黄门侍郎,官阶为五品,并封为上谷郡公。

    袁恕己:唐朝永静军人。武则天称帝期间,袁恕己仕累司刑少卿、知相王府司马。

    刘 挚:字莘老,北宋永静军东光人。嘉佑年间进士,曾任冀州南宫令,与信都令李冲、清河令黄莘均以政绩卓著闻名于世,被称为河朔三令。

    张邦昌:字子能,宋永静军东光人。进士出身,北宋徽宗时历任知州、礼部侍郎、中书侍郎等职。

    马致远:族谱称马视远,号东篱,河间路东光马庄(今马祠堂庄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曾会江浙江省官吏,之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

    廖纪:字时陈,东光县人。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进士。初任考功主事,后任文选郎中。明武宗正德中期,任工部右侍郎,后任提督,驻易州山厂。

    霍元甲:祖籍东光,清末爱国武术家。

    李光前:原名怀瑷,字孝玉,东光县河沟李村人。1938年10月初任东光县县工委组织部长、县工委委员,是月下旬任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委员。以后先后任冀鲁边区一地委组织科长、东光县委书记、冀鲁边区一地委委员。

    门炳岳:字湘文,东光县程庄人。国民政府爱国抗日将领,先后受衔中校、上校、少将、中将等军衔。

    荀慧生:名秉彝,后改秉超、慧生,艺名白牡丹,字词,号留香,东光县谷庄人,全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